-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记者10日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10日正式发布《国内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评估》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为0.16%,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评估报告显示,对63个乳粉样本监测的TFA结果为平均含量0.26克/100克,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中TFA平均含量为0.21克/100 克。此前,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布的约1.02万个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监测结果显示,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TFA的检测值为0.019克/100 克~0.574克/100克;197个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均含有TFA,检测值为0.024克/100克~0.367克/100克。
专家介绍,因为反刍动物胃里的微生物发酵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牛奶中TFA含量约为0.07克/100克(牛奶),生产奶粉后浓缩8倍,也就是 0.6克/100克。同时,根据《食品安国内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国内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规定,只要TFA占总脂肪的比例低于3%(根据不同乳粉中脂肪含量不同,该比例可换算为每百克乳粉中含TFA0.6克~0.9克)即可保证食品安全。因此,要做到婴幼儿乳粉中完全不含TFA非常困难,也没有必要。
专家强调,对于婴幼儿来说,首先是母乳喂养较好,当母乳不足或没有时,只要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奶粉都不用担心TFA的不良健康影响。
此外,加工食品是我国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71.2%,其中,植物油的贡献占49.8%,其他来源包括糕点、饼干、面包等。虽然评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总体较低,但调查发现,约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的建议值。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平衡膳食、多样化选择才是最科学的。
从反垄断到反式脂肪酸之辩
正当发改委剑指洋奶粉的同时,国产奶粉却后院起火,而且火势不小。
火源是7月8日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题为《内地婴儿奶粉含反式脂肪酸》的报道。这篇英文报道写道,包括贝因美、圣元、伊利在内的多家国产品牌旗下的因幼儿配方奶粉中,均检出了一定含量的“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可以导致心脏病,婴儿不宜饮用”。
“反式脂肪酸”这一陌生的专业词汇,加上“心脏病”这一骇人听闻的关键词,这则新闻一经发布即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更何况,此时正是发改委大力打击洋品牌价格垄断的微妙时刻。而国内媒体在转载或转引的过程中,由于中英文切换、主观臆判等原因,难免导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失真与夸大,于是部分微博在转载是都加上了咬牙切齿的表情图像。
这则信息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和以往大多数食品安全热点一样,舆论从开始探究“反式脂肪酸”的本质,转向对国内外标准的争论。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从自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内乳制品协会以降的监管机构,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再到新浪微博,舆论主体却站在了奶粉企业的一边。监管机构为企业正名:反式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当中,国产奶粉中的含量亦符合标准。而媒体的文章以及微博网民,则将剑尖指向了“别有用心”的利益团体。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