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心血管科 > 心血管 > 华西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用“TAVR”攻克“国内式”瓣膜病

华西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用“TAVR”攻克“国内式”瓣膜病

时间: 2018-08-07 14:4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由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教授带领的华西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完成经股动脉TAVR360余台,TAVR成功率高达98%,...

摘要:

  由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教授带领的华西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完成经股动脉“TAVR”360余台,“TAVR”成功率高达98%,居国内优秀水平。然而在追求卓越、创新技术的道路上,华西医院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团队从未停止脚步。

  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心脏瓣膜病患者具有“国内特征”。例如,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作为瓣膜病高危因素,在欧美国家发生率不足10%,而在我国患者群体中高达50%。作为一种先天瓣膜畸形,这类患者的主动脉瓣叶易增厚、钙化,进而造成主动脉瓣疾病。更重要的是,二叶式畸形患者的主动脉瓣环并非圆形,而是椭圆形,人工瓣膜支架难以固定,并且伴有钙化不对称、长瓣叶易阻挡冠脉开口等风险,使其成为“TAVR”治疗的“禁忌症”,我国50%患者苦于就医无门。并且,我国患者瓣膜钙化程度往往高于欧美,更不利于治疗。

  一味照搬欧美TAVR技术无法解决我国患者的“国内式”难题。华西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不甘于向困境妥协。作为国际上在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这类高难度病例中开展TAVR的经验最丰富的团队之一,通过大量经验的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基于国内瓣膜病患者“二叶瓣发病率高、钙化程度重”的解剖特点,团队创新提出了更加适用于我国患者的“Reshaping TAVR”技术,将“TAVR”创新应用于二叶式畸形患者,极大的降低了支架移位可能,有效减少瓣周漏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TAVR微创手术破解了这一患者群体“求医无门”的困境。

  对于二叶适畸形的TAVR治疗,多篇由该团队主导的,带有“国内标签”的研究,已发表于Nature子刊、欧洲心脏杂志EHJ(期刊影响因子居心血管领域期刊**)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享有国际范围影响力。

  今年,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受全球优秀介入治疗会议EuroPCR邀请,就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的TAVR微创治疗进行主题演讲,受到来自全球一万余名介入治疗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TAVR技术起源自国外,国内将TAVR技术引入国内不足10年,技术的起步与发展曾落后于国际水平。然而,华西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勇于突破、不断创新,挑战“国内式”瓣膜病微创治疗难题,推动我国TAVR技术扎实迈进,让国内声音在世界TAVR领域更加响亮,利用TAVR技术切实造福于广大瓣膜病患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