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消化科 > 和胃整肠丸|伤胃的这些习惯,你有吗?

和胃整肠丸|伤胃的这些习惯,你有吗?

时间: 2018-12-03 10:0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民以食为天,似乎从很久以前起,我们的吃货属性就已暴露无遗。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美食的泱泱大国,我们有什么都可以吃的广东人民,有...

摘要:

  民以食为天,似乎从很久以前起,我们的吃货属性就已暴露无遗。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美食的泱泱大国,我们有什么都可以吃的广东人民,有没辣椒吃不下饭的四川和湖南人民,有势要把精致也带到饮食习惯上的上海人民......毕竟,在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什么比吃更让吃货感到兴奋!

  但“食为天,胃为先”,有个健康的胃很关键,否则吃啥都不香了。我们总想着给胃多装一些好酒好菜,殊不知有些食物和饮食习惯其实对胃很不友好。

  一、饮食不卫生

  饮食卫生与否,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伤胃有时候就由这类小事决定。

  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甚至可能带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食物或饮用水的污染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不饮生水、不吃生食这些基本要求是让我们避免胃肠疾病的好办法。

  二、大量饮用烈酒

  当我们饮用的酒精量超标,尤其是喝高度白酒时,对胃黏膜的损伤就开始了,同时有可能还会导致胃痛,甚至是胃出血。

  小酌怡情,贪杯伤胃。饮酒尽量选择低度酒,并且不要过量饮用。

  三、吸烟

  吸烟不仅伤害我们的肺,还会伤害我们的胃。

  香烟中的尼古丁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症状,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溃疡。

  四、喜食烟熏烧烤

  烧烤或腌制的食物吃起来并不会立刻有难受的感觉,但是却有着最坏的影响——致癌风险。

  烧烤烟熏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是经常性的、持续性的,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之路。

  并且,高盐食物如咸菜和烧烤,还会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这同样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我们尽量避免摄入过量的高盐加工食品。烧烤虽然可口,但千万不可贪吃。

  五、空腹大量吃水果

  其实有些水果也让胃很受伤啊!

  像柿子,含丰富的柿胶酚、果胶、鞣酸和鞣红素等物质。鞣质在胃内会形成胶冻样物质。一般胶冻很快便被排空进入肠道。可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在胃内便会越积越多,从而越变越大,越变越硬,最后胃石就形成了。胃石在胃内可以压迫导致溃疡甚至大出血,治疗起来也很麻烦。

  胃排空比较慢的朋友一定要记得不要空腹吃大量的柿子。

  六、常服刺激胃的药物

  像阿司匹林、布洛芬这类非甾体类镇痛解热消炎药,长时间服用都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对胃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如果忽视了对胃的保护,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及疼痛、出血、胃溃疡等不良后果。

  如果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记得同时衡量胃是否可以耐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保护性药物。

  除了上面细数的伤胃习惯,想要「保胃」健康,做好下面几点,让你健康养胃!

  1、多饮温水

  胃不好的人喝水一定要注意,多喝些温水,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温度适中就行。

  当然,也要避免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浓茶咖啡,也不要空腹喝蜂蜜水。

  2、适量吃一些养胃食物

  粥类食物可说是很好的养胃饮食。

  粥的热量也能够让我们的胃部变得温暖,减少胃寒等疾病出现的几率;同时还是一种较为易消化的食物,不会给刚苏醒的胃带来太大负担。

  3、不要狼吞虎咽

  胃是磨碎食物与初步消化的器官,当食物会在胃里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胃的蠕动与胃液消化,将大颗粒食物转化为小颗粒。

  小颗粒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顺利通过消化道黏膜而进入血液。若进入胃肠的营养物质都是液体或糊状的细小颗粒,就能更好、更快的被身体吸收。

  所以吃饭时,请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4、家庭常备胃药

  不管是不是肠胃健康已经出了问题,家中都需常备肠胃药,以防肠胃疾病突然侵袭。

  如果出现腹痛、腹泻、胃胀等症状,可服用一些肠胃类药物如和胃整肠丸。纯天然植物药,温中和胃,理气止痛。针对暴饮暴食、水土不服所导致的肚痛胃痛等肠胃疾病,快速起效。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服用,调理肠胃。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胃肠的健康十分有益。但出现问题后,不要觉得胃病靠养不靠治,还是需要规范的诊治!因为任何胃部不适都是身体所发出的警告,一定要及时就诊,勿把小病拖成大病。

相关标签
和胃整肠丸
习惯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