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是遗传性皮肤病,主要是一常染色显性遗传,主要针对的是遗传,所以只要不与有同样鱼鳞病患者婚配,其后代就有可能不发生鱼鳞病,...
鱼鳞病是遗传性皮肤病,主要是一常染色显性遗传,主要针对的是遗传,所以只要不与有同样鱼鳞病患者婚配,其后代就有可能不发生鱼鳞病,鱼鳞病对患者的健康、生活与智力发育等影响很小,但鱼鳞病患者因为皮肤干燥、瘙痒,有鳞屑等等症状,以至于鱼鳞病患者会十分的痛苦,因此,对于鱼鳞病患者来说,平时较好不用用碱性肥皂,过热的水洗澡,以免使皮肤更加干燥。
1.寻常型鱼鳞病
为具有不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认为是mRNA的不稳定,转录后控制机制缺陷所致。
2.性联隐性鱼鳞病
为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STS)缺失或突变,造成硫酸胆固醇积聚,角质层细胞结合紧密不能正常脱落,形成鳞屑。
3.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多个位点,包括2q33-35、19p12-q12、定位于14q11TGM1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插入,至细胞粘连和细胞被膜蛋白交联缺陷。
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与角蛋白1(K1)和角蛋白10(K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微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5.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多个基因如脂氧合酶12(R)(ALOX12B)基因、油脂氧化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
6.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染色体5p32上的丝氨酸蛋白酶遏制剂Kazal5型(SPINK5)基因突变造成。
鱼鳞病为遗传性所致,一般来说,患者有着比较明显的症状特征,鱼鳞病患者出生时皮肤外观正常,出生数月后发病,此后随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皮肤干燥,皮面出现细薄的片状鳞屑,皮损以四肢伸侧为重,尤其是小腿最为明显,同时,患者还伴有掌跖角化增厚,手背、上臂、股外侧皮肤增厚,有时还伴有甲变脆、毛发稀疏等。
在患有鱼鳞病的人群中,其中有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遗传性所致,总的来说,因为遗传而患病的鱼鳞病患者中,男孩鱼鳞病的发病率,要超过女孩鱼鳞病的发病率。
鱼鳞病这是十分复杂的,治疗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一旦患上鱼鳞病以后,患者会十分的痛苦,因此,鱼鳞病患者一定要小心它的遗传性。
鱼鳞病在没有治愈前结婚生育,遗传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反之,如果鱼鳞病患者治愈以后,才进行结婚的话,那么,鱼鳞病的遗传性将会降低,因此,得了鱼鳞病以后,患者应该积极的进行鱼鳞病的治疗,这样鱼鳞病患者才能有效的摆脱鱼鳞病的遗传。鱼鳞皮肤可涂抹施氏草本霜,坚持2-3个月即可修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