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内科 > 立秋也别轻视中暑 预防措施get起来

立秋也别轻视中暑 预防措施get起来

时间: 2016-08-12 17:55  来源: 长城网   编辑: 娜娜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节气刚刚过去, “秋老虎”快发威了。近日,持续高温闷热天气,使中暑的病人也随之增多。专家提醒,中暑严重者也会致命。如何预防热射病?

摘要: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节气刚刚过去, “秋老虎”快发威了。近日,持续高温闷热天气,使中暑的病人也随之增多。专家提醒,中暑严重者也会致命。如何预防热射病?如何在高温天气减少中暑?听听看专家怎么说。

  4位工人纷纷中暑

  连续几天高温,使各大医院的急诊量骤然上升。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您可能正在吹着空调、吃着冷饮,但在气氛紧张的某医院急诊科,数名医生和护士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抢救4位患者。这4位患者均是工地上的工人,因在户外作业发生中暑,导致中毒昏迷、体温超高、无尿、休克……这一切都是源于高温之下的热射病(中暑)。

  吸氧、物理降温、冰盐水输注、保护重要器官、血液滤过等……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与死神赛跑。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们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工友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医护人员也松了口气。“好在抢救及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医生是说。

  什么是热射病(中暑)?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先兆及轻症中暑的患者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体温正常或升高等症状。而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射病:热射病其实就是重度中暑,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其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 ≥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等。此外,劳力性者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 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中暑是怎么发生的?

  简单来说,中暑的病因是对高温环境不适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1、环境因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容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大气温度会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或人群拥挤的地方,产热增加,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中暑后要这么做: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可以给患者喝点水或者是运动饮料,也可以让患者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紧急呼叫120,如果呼叫患者没有反应,立开始CPR。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 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预防中暑急诊科专家这么说:

  1、夏季较好穿宽松、浅色衣物,在阳光下活动时,应用防嗮设备。

  2、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这个时间段外出。

  3、改善和增强体质及居住环境。

  4、中暑患者恢复后,短期内避免在阳光下剧烈活动

相关标签
热射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免疫能力好帮手—冬虫夏草
免疫能力好帮手—冬虫夏草

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号称“百药优选”的冬虫夏草上,并做了...[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