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张岚(化名)体检时查出了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两边各一个,都没超过1厘米,被诊断为 “结节性甲状腺肿”。
28岁的张岚(化名)体检时查出了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两边各一个,都没超过1厘米,被诊断为 “结节性甲状腺肿”。她认为很有可能是由于长期食用碘盐,造成碘过量惹的祸。武汉同济医院甲乳外科专家解释,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与合理食用碘盐两者之间无直接关系,而正常人群终身维持摄入适量的碘对于维护机体健康是必须的。
据同济医院甲乳外科李兴睿主任医师介绍,张女士的甲状腺疾病,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多数是在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基础上,滤泡上皮反复局灶性增生和退行性变,最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甲状腺结节;在碘缺乏地区,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因此,张女士的疾病,与合理食用碘盐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张女士需要到专业机构,咨询专业医生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钙化,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特别是对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所以从1996年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尽管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我国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人不需要补碘。
由于碘在体内始终处于动态的代谢过程,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建议是天天食用,以摄入适量的碘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碘缺乏疾病发生在山区,但城市或者沿海地区居民如果食用无碘食盐,碘缺乏的风险依然很大。
因此,终身维持摄入适量的碘是必须的。根据WHO推荐,成人每日推荐碘摄入量为150微克(最低75微克)。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20-30毫克/千克,按每人每日摄入盐5—10克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150—300微克。
针对目前很多人担心吃海带等含碘的食物会造成碘过量的问题,李兴睿主任医师认为,仅是单次摄入量过多,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因为碘的单次摄入量要达到6毫克以上,才能刺激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且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只是常常发生在临床上在治疗一些疾病需要用大剂量碘时。短期碘摄入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危害。要确定是否存在碘过量的问题,需要到专业医院监测尿液中的碘含量。
链接: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
碘缺乏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发育,导致儿童智力落后,和体格发育迟滞或长期性障碍。从孕妇怀有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孩子出生后两周岁,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大脑神经的生长必须依靠甲状腺激素。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碘营养不良,都会造成大脑发育不正常。大量研究表明,关键发育期受到影响的大脑再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脑发育不良问题是不可修复的,一旦形成,抱憾终生。
幼年缺碘,会出现骨骼生长和脑发育障碍,以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病”;儿童碘缺乏会损害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成人碘缺乏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乃至残疾。 缺碘母亲生的婴儿可能患侏儒症,即呆小症,其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智力迟钝和生长发育迟缓。据1993年统计,我国智力残疾的1017万人中,80%以上是缺碘造成的。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我国每年的5月15日为国内防治碘缺乏病日。201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
近年来监测发现,部分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出现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孕妇等重点人群碘营养偏低的情况。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 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 (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为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尤其是避免孕妇、胎儿和婴幼儿等重点人群碘摄入不足,今年宣传主题定为“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
相关阅读:
北京治疗甲状腺结节费用大概是多少
北京甲状腺结节手术费用一般是多少
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哪几种特别有效
北京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医院有哪几家
北京治疗甲状腺结节医院哪家效果好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