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安办日前发出紧急通知,将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开展“问题鱼翅”专项整治行动。“问题鱼翅”举报人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奖励。
广东省食安办日前发出紧急通知,将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开展“问题鱼翅”专项整治行动。“问题鱼翅”举报人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奖励。
此次专项整治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对全省鱼翅加工单位、鱼翅水产品初级加工单位、使用明胶或其他胶类物质生产相关食品的小作坊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查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鱼翅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的行为。该省将组织开展大中型海鲜干货批发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查处非法渠道进货、假冒伪劣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鱼翅的行为。严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和使用来路不明的鱼翅,严厉打击以假鱼翅充当鱼翅的欺诈行为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鱼翅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广东省食安办欢迎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发现“问题鱼翅”线索可拨打省食安办食品安全举报热线020-84469333或通过省食安网投诉举报平台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根据提供线索的价值,举报人将获得最低300元、最高30万元的奖励。
求医小链接:浙江查扣大量涉嫌问题鱼翅
几十元一斤的人工合成鱼翅,转身成了餐桌上昂贵的上等菜肴;一些干鱼翅产品还检出镉、甲基汞等超标。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历时半年,共检查相关市场62家、鱼翅产品经销商617家,立案查处案件31件。目前,该省已查扣涉嫌问题鱼翅560余公斤。
浙江省在批发市场调查中发现,无厂址、无鱼翅种类、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联系电话等现象十分普遍。市场上大多销售一种叫“素鱼翅”(人工合成鱼翅)的产品,该产品用塑料袋包装,里面是卖相喜人的金黄色干“粉丝”,只需几十元一斤。在外包装上,该“鱼翅”名为“合成翅针”,成分为食用明胶、海藻酸钠等。此类人造鱼翅被酒店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转手变成了餐桌上的鱼翅宴或佛跳墙等高品质菜肴。
浙江省消保委赴该省各地随机抽取了10余家酒店各品种的鱼翅羹,送至优秀机构进行DNA检测,均未检出含有鲨鱼成分。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干鱼翅产品竟然还被检出镉、甲基汞等超标。省消保委将省内若干水产市场的干鱼翅,委托浙江省公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检测,1/3的干鱼翅镉超标。
不少经销商及餐饮店宣称,鱼翅作为高品质营养品,具有保健、补气及缓癌等功能。业内专家表示,鱼翅并不具备高营养价值,不能与全营养食物(例如**、豆类)相提并论,一碗鱼翅汤的营养,绝大部分来自其中的配料。而吃鱼翅可以治癌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