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后,虽然社区医生的担子更重了,但和社区居民关系也更亲密了。
近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卫生主任表示,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将在北京市全面普及。同时,2011年,北京提出每年新增20000名家庭保健员的规划,一直持续到2015年。
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就是要引导更多的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家庭医生式服务其实也是社区卫生、全科医生发展的方向之一。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后,虽然社区医生的担子更重了,但和社区居民关系也更亲密了。
社区医生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此外,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29种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在慢病用药可优惠的同时,北京市还将发展成一支深入社区和家庭的**者队伍,配合社区医务人员,逐步承担起家庭慢性病防治和促进家庭健康的责任。
截止到2011年年底,北京市已累计培养12.7万名家庭保健员,不仅为社区慢病防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更为全科医生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和良好的健康氛围。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更加踊跃的参与到健康生活中,传播了健康理念。
开展慢性病防治“家庭保健员”计划,选取一部分适合接受慢性病防治知识教育的居民,由医务人员与其建立起联络机制,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家庭保健员以自身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影响和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水平,从而建立起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