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前沿 > 我国研究机构发现两种可以调节血糖的化合物

我国研究机构发现两种可以调节血糖的化合物

时间: 2012-10-08 16:4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吴乔教授课题组、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和化学化工学院黄培强教授课题组,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了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有望为未来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个全

摘要: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吴乔教授课题组、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和化学化工学院黄培强教授课题组,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了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有望为未来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个全新方向和路径。日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优秀刊物《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发表。

  2008年,吴乔教授课题组发现了一个与糖代谢调控密切相关的新靶点———名为Nur77的基因转录调控因子。但是,当时的实验结果却表明,这个分子对血糖的作用是提高而不是降低。

  “如能有效降低Nur77活性,岂不是就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课题组经过两三年的研究,一个有“Nur77—LKB1—AMPK”三个分子参与其中的信号传导通路渐渐浮出水面。其中,AMPK为直接参与糖代谢调控的蛋白激酶,可通过LKB1分子激活磷酸化,从而降低血糖。但不如愿的是,Nur77却将LKB1“拽”在细胞核内,导致LKB1不能转运到细胞浆磷酸化AMPK,终使AMPK遏制血糖的能力大大下降。

  经过研究,课题组又发现了一个名为TMPA的化合物,它能够取代LKB1与Nur77的结合,从而“还”LKB1自由,使其从细胞核转运到胞浆激活AMPK活性,达到降血糖目的。

  吴乔指出,TMPA也因此或可成为一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雏形”。目前,这一研究已完成了由基因缺陷引起的II型糖尿病和高脂饲养诱导的非基因型II型糖尿病小鼠的体内实验,效果良好。下一步,课题组将进行相关临床前实验。

相关标签
研究
血糖
化合物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