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前沿 > “当归之乡”扶持医药龙头企业 寻求中医药产业转型

“当归之乡”扶持医药龙头企业 寻求中医药产业转型

时间: 2012-09-14 10:3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近日,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公司有望今年力争突破销售3亿元,实现3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岷县地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写照,也是岷县多措并举力促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摘要:

  中医药产业是岷县富民兴县产业,近年来,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内药都”的战略部署,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国家级药源基地为基础,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为核心,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中药材期货交易为方向,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寻求将“中药材”产业转型为“中医药”产业的新路子,着力构筑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中医药加工体系、市场物流体系、中药材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甘肃南部乃至国内重要的特色中医药产业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县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医药产业中获得纯收入2000元以上,中医药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30%以上,全县加工生产领域带动就业人数达到4万人。

  在该县大力支持下,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被中药行业发展报告评估排名国内中药工业企业主营服务收入百强企业第91位,岷州牌杜仲壮骨胶囊居国内骨伤风湿疾病类中药10强第2位,岷州牌当归丸居国内妇科疾病类中药10强第4位。公司现拥有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饮片、中药提取五条生产线,量产药品发展到33个品种、126个规格,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540多万元。

  近日,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公司有望今年力争突破销售3亿元,实现3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岷县地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写照,也是岷县多措并举力促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目前,全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121家,有7户企业10条生产线通过了GMP认证,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有7家,500—1000吨的有20家,年加工中药材2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实现就业近万人。随着岷阳、茶埠、梅川三个中药饮片加工园区的陆续建成,岷海当归卫生巾生产、方正公司红三叶提取异黄酮深加工等项目建成运行,中药材加工企业的集群效益和规模效益将进一步凸显。岷海、永康泰、岷归、天容、顺兴和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开发的中药饮片、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中药提取物等五大系列的100多种产品畅销亳州、玉林、安国、深圳、广州等地。“岷海”、“顺和”、“天容”、“岷当”品牌已叫响国内。原产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产地认定、“岷县当归”国家证明商标、“国内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等为岷归走向世界开了通行证。岷归年出口量达2000多吨,占国内当归出口量的90%以上。

  2011年,全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达5万吨,全县中医药产业产值达10亿元,占全县GDP的55%,农民人均药材纯收入17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1%,其中,仅当归产业的收入就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中医药产业税收达1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2.5%。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当前,岷县已论证贮备的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园占地11.36平方公里,主园区布局为“两核、四轴、八区”,“两核”即主核心(主要公共服务中心)、次核心(次要公共服务中心)。“四轴”即国道212县发展联系轴、迎宾大道发展联系轴、火车站前道路联系轴、省道210发展联系轴。“八区”即饮片加工区、中药提取区、现代制药区、科技研发区、保健食品区、高新技术区、综合利用加工区、仓储物流区。项目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岷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这一人类健康之朝阳产业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相关标签
当归
甘肃
中医药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