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多位民营医院代表认为,两者在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一开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急需政府政策支持。
针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多位民营医院代表认为,两者在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一开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急需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民营医院在深圳的发展,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论坛上透露,深圳正紧锣密鼓制定一系列加大招医引资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方案,若获得通过,将对深圳市民营医院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深圳市卫人委医政处处长廖庆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条文已基本成熟,将报送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预计年内出台。这将是一揽子鼓励政策,通过奖励、设立补贴及限定土地用途及价格等方式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形成差距,并非民营医院不努力,而是公立医院扩张太快了。”在昨日的深圳市首届民营医院发展论坛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广东民营医院发展走到了新阶段。
民营医院现状
目前,广东省民营医院363个,占医院总数的32.3%,但提供的床位数仅占9.3%,且民营医院多为小医院,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服务能力与公立医院也有差距。
深圳民营医院也呈现相似特点。廖庆伟在论坛上表示,深圳民营医院70家,提供了约占20%的床位,民营医院多是小规模,投入不足,没办法吸引人才,导致竞争力缺失,相当多的民营医院方向不明确,有急功近利的嫌疑。
民营医院是医疗服务市场中的“鲇鱼”,激活了公立医院的竞争意识,成为医疗系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系列问题。
多位民营医院代表表示,民营医院发展的困难集中在,服务用地严重不足、人才引进难、税务负担重。尤其在税收政策方面,民营医院的税收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等。
此外,公立医院用地、基建、固定资产都由政府投入,还有17%的补贴,但民营医院从土地到基建都是自筹。上述代表建议政府应给予民营医院适当的补贴和合理的用地政策。
一位民营医院代表还提出,非公医疗机构的发票是商业用发票,而公立医院用的是医疗专用发票,造成部分患者因为无法报销而不能在非公医疗系统就医,有些患者也因此投诉医院。
针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差距,廖庆伟说,深圳正在制定一揽子鼓励政策,扶持、引导民营资本来参与医疗服务。比如在土地方面,政府将规划一些特定医疗卫生用地,限定用途招标、限定价格,在考虑需要完成医院的职能等因素基础上对民营医院用地给予倾斜。对于民营医院提出的税负过重问题,政府会通过奖励和补贴方式进行扶持。
廖庆伟还透露,深圳将在5年内,在龙城、龙华、沙井、大浪、平湖、葵涌等原深圳关外地区新增6家三甲医院,作为多元化办医试点,由政府出地,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社会资本、国家级专家团队举办,将其办成高端民营医院。“来自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的一些资本通过大使馆在和政府接触洽谈,等方案确定后,如果参与度高,将采取招标方式选择。”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