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安全 > 吃肉鸡会致癌属谣传 打激素成本高效果差

吃肉鸡会致癌属谣传 打激素成本高效果差

时间: 2012-10-17 10:13  来源: 求医昂   编辑:

微博上一条有关鸡肉含激素,吃鸡翅鸡爪易致女性子宫癌的帖子被转发一万四千多次。鸡肉含激素?常食鸡翅鸡脚易致女性子宫癌?这条骇人听闻让不少人,特别是女性对鸡肉望而却步。

摘要:

  近日,微博上一条有关鸡肉含激素,吃鸡翅鸡爪易致女性子宫癌的帖子被转发一万四千多次。鸡肉含激素?常食鸡翅鸡脚易致女性子宫癌?这条骇人听闻让不少人,特别是女性对鸡肉望而却步。对于这一说法,相关食品专家予以否定。在专家看来,这条言论与当年某快餐店被曝“激素催生六翅膀畸形鸡”一样毫无根据,十分可笑。

  女艺人发食品安全微博引关注

  该微博来自于某女艺人,博主在微博中称:“原来鸡的激素或抗生素,注射部位通常在鸡翅膀、鸡颈位,而鸡脚则会囤积抗生素,故此常吃鸡翅膀或鸡脚,再加上女性荷尔蒙分泌影响,令爱吃鸡翅膀或鸡脚冻的女士们特別容易患上子宫部位的肿瘤。”该微博一经发出,三天内被转发一万余次,不少博友表示担心,“好可怕,不会再吃鸡翅了!”

  实际上,“肉鸡注射激素”的言论并不新鲜:“三岁女童吃含激素鸡肉致卵巢囊肿”、“某快餐店养殖场惊现六个翅膀的畸形鸡”……虽然内容不同,但骇人听闻的程度节节攀升。肉鸡是“打激素”催长的吗?鸡翅、鸡爪是鸡身上“最毒”的地方吗?女性和孩子可以吃吗?食品专家给出答案。

  肉鸡生长快是靠育种

  对此,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转发微博辟谣称:养鸡根本不用打激素,“现代女性有90%会在一生中某些时候患有子宫肌瘤,但这不是大问题,如果没症状、不太大,恶变率非常低,可以不处理”。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也表示,给鸡打激素本来就莫须有,所以鸡翅鸡爪致子宫癌的问题完全不成立。据了解,肉鸡被疑注射激素,主要肉鸡的出栏周期很短,只有40多天。专家称:“肉鸡40多天出笼,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在42至48日龄出栏,最常见的是在45日龄左右。”而肉鸡生长快的原因并非激素而是靠育种。农业部家禽研究所监督检测中心(扬州)高玉时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完全是育种的结果,从几万只鸡中选择一只留种,长期积累,才有了现在的生长速度。”他表示,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在口味上肯定是与传统的家养土鸡口味有所不同,但这仅仅是口味的选择问题,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高玉时指出,农业部明确家禽饲养上对兽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用药后需要多久的休药期才能上市,都有明确规定,少数的不良从业者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使用,会有少量抗生素残留的情况,但是从每年在农贸市场的抽样结果来看,比例是非常小的。

  给鸡打激素不现实也不“经济”

  专家表示,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许多实验也显示添加乙烯雌酚等激素物质并不能对鸡产生什么神奇的催熟效果,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如今绝大部分养殖者也持这一观点。肉鸡本来就是敏感脆弱、容易死亡的动物,给集约化养殖的集群饲喂同一种含激素饲料很容易出现大批鸡同时死亡的惨状,得不偿失;更不用提激素价格不菲,饲喂、注射、皮下包埋等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畜牧业协会抽检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餐厅的鸡肉,对32种激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均未检出。专家表示,至于一些新闻中描述的未成年人因为多吃了鸡肉而出现肥胖性早熟的案例,性早熟并不是吃几斤鸡肉就能做到的,更不能简单归结为吃了鸡肉这个单一因素,还要从饮食习惯、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相关标签
激素
致癌
谣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