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护理产品、食品、饮用水……孩子们几乎每天接触的物品看上去洁净时尚,暗中却可能隐含危机。因为,随着工业化大发展,大量的化学物质通过废水、废气、废渣、农药等多种途径排放到
尚未进入青春期,女孩子已早早发育;本应可爱小巧的小男孩,却高大肥胖甚至长出乳核……近年来,各大医院门诊接待的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有调查也显示上海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达1%。昨天举行的第211期东方科技论坛聚焦“环境与儿童健康研究现状与展望”,专家指出生命早期的环境污染物暴露已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特别是广泛分布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引起儿童发育异常的一大罪魁。
生活中常见干扰物
个人护理产品、食品、饮用水……孩子们几乎每天接触的物品看上去洁净时尚,暗中却可能隐含危机。因为,随着工业化大发展,大量的化学物质通过废水、废气、废渣、农药等多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环境污染特别是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等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降解产物,能够产生一系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种类多达上百,生活中常见的有洗涤剂、拟除虫菊酯、塑料增塑剂、合成树脂原料(例如双酚A)等等。
与成人相比,胎儿及儿童对环境中暴露的内分泌干扰物更敏感。同时,有大量文献报告,大多数种类的EEDs对男女两性均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
儿童血清易受污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蔡德培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引致儿童性发育异常的机理及其中药治疗研究”,对110例性早熟患儿及100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中,每一个儿童血清中均检测到有机氯农药DDT的代谢产物,64%的儿童检测到洗涤剂降解产物,40%的儿童检测到塑料增塑剂;性早熟组中,以上三项有代表性的EEDs检出率分别是100%、86%、61%,且其血清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这一研究表明,当前正常儿童已较普遍地受到EEDs的污染,而性早熟患儿受EEDs污染的程度则严重得多。研究还证实EEDs的污染水平与生殖器官、骨骼的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EEDs的污染与儿童性早熟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