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运输转运急救病人的风险是空中转运的8倍,尤其心血管疾病、腰椎受伤的病人,直升机急救能在30分钟的黄金抢救期让病人得到救治,更能避免转运途中加重病情。”
近段时间,从年初瑞典籍男孩到昨天的太原重症肺炎脑炎患儿的直升机急救,高昂的成本都由保险公司买单,其中前者是患者家庭来国内前购买了旅行期间的海外医疗保险,后者则是购买了招商银行与美国信诺合资保险公司的医疗险。但目前国内主要保险公司的医疗险或意外险产品,都没有明确覆盖航空急救。
“地面运输转运急救病人的风险是空中转运的8倍,尤其心血管疾病、腰椎受伤的病人,直升机急救能在30分钟的黄金抢救期让病人得到救治,更能避免转运途中加重病情。”北京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介绍。此前,999急救中心已经与人寿、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急救保险卡,每年支付100元就能享受突发意外伤害时的救治资金保障,共计已销售50多万张。正在酝酿的航空急救卡可能是原有急救保险卡的升级,从救治费用垫付延伸到空中急救。
不过,需要急救的病人也不是随便能动用直升机,必须依据保险条款,看是否确有必要采用直升机转运。专业人士提醒,脑部受伤等特殊情况下,使用直升机反而不如急救车安全。
随着低空开放的推进,空域限制已经不是航空急救的主要障碍。“空军和民航空管部门都对直升机急救非常支持,可以特事特办,边起飞边报飞行许可都没问题,降落地点也将逐步向二环、三环附近推进。在城区,即便没有专门停机坪,直升机降落也非常方便,只要是400平方米、周边无高大建筑的空地即可。” 首航直升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过,一家从事医疗救援的中外合资公司表示,国内空域限制还是让业界担心空中救援的时效性,至少需要提前24小时申请飞行计划,另外天气原因的影响也很难控制。以太原患儿的急救转运为例,因为受八达岭机场起飞条件限制,延迟一天才飞太原,同时首航直升机公司还必须提前派人前往太原寻找合适的降落地点。
据测算,如果单纯用于医疗急救,以北京目前约20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有两三架直升机就基本够用。如果投保的人群多,航空急救的门槛也可能降至数百元。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