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的两个较好靶点,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促成对全球感染这一病毒的4亿人群部分患者的治疗。
由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的两个较好靶点,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促成对全球感染这一病毒的4亿人群部分患者的治疗。两篇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22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些研究的是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丁雪(Ding Xue)教授,他表示三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细胞靶点。HBV感染促进了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并可通过血液和体液、无预防措施的性行为、未消毒的针头传播及乙肝母婴垂直传播。
科学家们知道HBV编码了一种称作HBx的致病性、促瘤蛋白已有一段时间,然而对于它的作用机制却仍然不是很清楚。在两项新研究中,丁雪和同事们揭示了人类细胞中的HBx的“宿主靶点”是两个称作Bcl-2 和Bcl-xL的小细胞蛋白,众所周知这两种蛋白是细胞死亡遏制子,从前并未显示与HBV感染有关联。
丁雪说当前对于慢性的HBV携带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尽管有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但这样的治疗在大多数HBV感染发生的发展国内家或是无法获得或是太过昂贵。“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新发现对于治疗乙肝患者可能具有深远临床和制药意义的原因,”他说。
Harry说自1982年开发乙肝疫苗以来,全球接种乙肝疫苗已被证实在防止新感染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问题在于一旦感染,则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清除体内的病毒。当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时,它会引起循环性的细胞损伤、炎症和组织再生,导致遗传突变累积和肝癌,”他说。
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称相比HIV病毒,HBV传染性要强50-100倍。在国内和亚洲的其他地区,大多数人在儿童期就获得HBV,8-10%的成人人群为慢性感染。“因此,了解HBV和HBx引起发病的机制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影响,”丁雪说。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