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神圣的职业 公立私立均平等
时间: 2012-09-25 14:0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琳琳
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
摘要:
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和新医改的内容之一,在我市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市民,在某些方面也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杨萍委员认为,民营医院很难留住人才,因为只要公立医院公开向社会**,民营医院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向公立医院或沿海医院,这对本来就人才先天不足的民营医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前我市民营医院最严重的是人才问题,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动性过大是很普遍的现象。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才严重流向公立医院,主要科室服务技术骨干断层,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人才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严重瓶颈。”9月20日至23日,记者就民营医院、公立医院人才培养与建设等问题采访部分市政协委员时,市政协委员杨萍这样说。
人才缺乏制约着民营医院的发展,也导致病人涌向公立医院,使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由于民营医院人才缺乏,使一些百姓认为民营医院的医生技术水平不够,且医疗设备落后,所以就不愿到民营医院就医,宁愿选择到公立医院排队挂号。
“在我市某民营医院就出现过好几起这样的例子,曾有位家住某民营医院附近的女士,因为了解到许多民营医院的主要科室服务技术骨干断层、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时就选择跑到更远的人民医院看病。”市政协委员杨萍说,这样的例子已经不是个例了。
市政协委员郑建铭说,不仅民营医院人才流向公立医院严重,而且有关部门对民营医院的认识也存在偏见。同时,许多技术人才本身在思想认识上也有偏差,认为在民营医院就是低人一等,在公立医院是“铁饭碗”,在民营医院随时都存在被辞退或者因医院倒闭而失业的可能。目前,不少在民营医院的高级技术人才没有参加晋升卫生技术职称评审专家资格、医学专家的社团兼职,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各种学会任职等也因为是一名民营医院的专家而被取消资格,这大大降低了民营医院的竞争力。
如何解决我市民营医院当前人才紧缺的问题呢?市政协委员杨萍建议有关部门在对民营医院政策、医疗市场划分、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技术职称评定与晋升、科研与学术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真正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和机会,真正将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据了解,武平县的仁济医院是该县最大的民营医院,近几年从外地引进了一批人才,然而因为公立医院**和为了求事业编制,取得了执业医师后的人才基本都涌入了公立医院,仁济医院只能留住约10%的人员,该院六年来流动到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才共计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