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我国细胞转分化研究获新突破

我国细胞转分化研究获新突破

时间: 2014-02-12 17:37  来源: 健康报   编辑: 媛媛

据介绍,近年来,在**与再生医学领域,诱导性多能**技术因其制作过程繁琐,重编程效率偏低,目的细胞尚存安全性问题等,遇到发展瓶颈。

摘要:

  本报讯 (记者王 丹)据了解,日前国内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赖良学博士的研究团队成功将人类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为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有望为采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细胞来源。这一研究成果已于今年1月在线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

  据介绍,近年来,在**与再生医学领域,诱导性多能**技术因其制作过程繁琐,重编程效率偏低,目的细胞尚存安全性问题等,遇到发展瓶颈。在这一背景下,直接转分化技术受到关注。该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某一种成体终末分化细胞特定地转化为其他种类的终末分化细胞,且不经过多能性细胞阶段,又被称为谱系转换。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曾尝试将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终末分化的神经元,但神经元在体内增殖能力有限,仅少数细胞能够存活及发挥功能,移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将目光锁定在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上,这类细胞具有增殖和迁移能力,并可特异分化形成神经元。当注射到脑室下区时,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能够广泛迁移并整合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化成各种神经元亚型,促成大脑可塑性及修复。然而,采用传统的方法从正常神经组织中获得良好纯化的细胞是一件困难且繁琐的事情,因而无法获得用于临床和商业用途的足够细胞。为此,研究团队通过转入3种因子Sox2、c- Myc和Brn2(或Brn4),直接将人类胚胎成纤维细胞转化形成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这个过程仅需要11天。这些神经元限制性前体细胞在细胞形态、多重神经元标记物表达、自我更新能力和全基因组转录谱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神经元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类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且仅特异分化为神经元,而不会产生胶质细胞,应用效率大大增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结果发现2011年约3.1%的美国青少年抽电子烟,但在2012年这一比例升至6.5%。...[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