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卫计委控烟进程提速 戒烟药物或纳入医保

卫计委控烟进程提速 戒烟药物或纳入医保

时间: 2014-01-08 16:1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媛媛

回溯控烟进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原国家卫生部负责人多次支持戒烟药物应该纳入医保范畴,但截至目前,这一建言仍未全面落地。

摘要:

  控烟进程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

  近日,继2013年度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所联合下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初连续发声,称将严厉控烟。

  1月7日,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透露,将提速控烟立法进程,积极展开调研。

  回溯控烟进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原国家卫生部负责人多次支持戒烟药物应该纳入医保范畴,但截至目前,这一建言仍未全面落地。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戒烟药一个疗程(半年)的药费基本上在600元~3000元左右。

  推进控烟立法进程

  自2003年国内签署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国际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开始,国内开始在国际公约的框架约束下缓慢推进控烟进程。十余年过去,控烟依旧面临“难度大、涉及面广”这一老问题。

  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为国内的控烟履约带来“难得的机遇”。

  紧随中央思路,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初展开的重要工作之一,即是控烟。首先将卫生计生机构全部纳入无烟环境创建;其次,卫生计生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禁烟有关规定,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

  2014年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毛群安发言中获悉,接下来,将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国家级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法律条文起草,推进我国控烟立法进程,同时,推进地方禁止吸烟立法和执法工作。

  目前,国家卫计委要争取在2014年出台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条例,同时也在积极争取通过国内人大立法控制烟草危害。

  对于国内控烟履约进程长期迟缓的原因,毛群安认为,“目前阻碍国家控烟进程最主要的因素是公众对于烟草的危害,特别是对于二手烟、三手烟危害的认知不到位。”

  根据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副司长姚宏文在1月7日发布会上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受烟草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且,国内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危害。

  烟草消费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

  戒烟药物无货供应

  如何在接下来的控烟履约进程中取得实际成效?从医疗健康服务的角度来看,与政策层面相呼应的具体举措,包括戒烟药物的合理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际上常用的一线有效戒烟药有三种,分别为尼古丁替代疗法(NRT疗法)、伐尼克兰和安非他酮。其中尼古丁替代疗法是非处方药,后两者是处方药。世界卫生组织也已经将NRT替代疗法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但是,这三类一线戒烟药物,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处于无货供应的状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研究员肖丹在日前举办的“促进有效戒烟药物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研讨会”上透露。

  除了药物的短缺,戒烟门诊的现状亦供应有限。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的了解,以北京某三甲医院为例,该医院的戒烟门诊次数有限,一星期当中,只有半天开通戒烟门诊。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2007年的百余家戒烟门诊,截至目前,只剩下少数。

  其中,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医院中还保留着的戒烟门诊,但由于没有戒烟药物的获得渠道,因此大多数无法提供戒烟药物治疗服务,更多的只是提供戒烟咨询。

  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烟民,戒烟药物纳入医保,可有效提高烟民的戒烟尝试和戒烟成功率。根据肖丹所在机构的对药物费用展开的测算,国产的戒烟药物,一个疗程(半年)的药费基本上在600元~3000元左右。

  除了戒烟药物及戒烟门诊的拓展、使用,曾有专家指出还须采取适当的经济杠杆来控烟,在烟草市场价格、税收制度上施行对应的细化政策,以期取得控烟实效。

  以美国为例,1995年,美国司法部专门针对烟草对人类的伤害而对烟草公司提起诉讼,这个官司最终判定对多家烟草公司罚款1480亿美元。该案胜诉后,美国各州取得了年年支付的巨额赔偿,用于州内各种控烟工作的开展。加上其他控烟措施,仅在华盛顿州,青年人的吸烟率就已下降到不足10%.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结果发现2011年约3.1%的美国青少年抽电子烟,但在2012年这一比例升至6.5%。...[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