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学前沿 > 我科研人员合成链黑菌素类似物 或可规模化生产

我科研人员合成链黑菌素类似物 或可规模化生产

时间: 2013-02-25 14:5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实验室林双君研究组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和手段,新近实现了“高活性、低毒性”的缓肿瘤抗生素链黑菌素及其类似物高效生物合成。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组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和手段,新近实现了“高活性、低毒性”的缓肿瘤抗生素链黑菌素及其类似物高效生物合成。该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志》上。

  据介绍,链黑菌素是由一株绒毛链霉菌所产生的缓肿瘤抗生素,它具有广谱的缓肿瘤活性,特别是对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链黑菌素曾进入二期临床实验,但因其对人体肝、肾带来损害,并出现骨髓遏制现象等毒副作用,最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通过研究使其扬长避短,林双君研究组科研人员运用基因技术,对包含48个独立基因的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并综合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和手段,获得了其中17个基因的突变菌株,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与链黑菌素生物合成相关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最终合理提出链黑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模型,所产生链黑菌素的类似物或中间体,不仅活性提高,而且毒性大幅降低,获得的一个链黑菌素类似物缓癌活性比目前临床使用的缓癌药物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高很多,毒性则比原始链黑菌素降低了大约5倍。

  林双君认为,这个新的类似物对治疗淋巴瘤、白血病、鼻咽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将有更大的优势。以前这种有效的类似物由另一株链霉菌产生,产量极低。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可达约200毫克/升发酵液,这个产量比其原始产生菌要高出几十倍,而且未来两三年内有望提高到至少1克/升。

  林双君说,只要将产量提高到可规模化生产,就可将链黑菌素或类似物转化为一个新型的缓癌药物,不仅有望降低价格,而且能减少毒副作用,将对临床医学产生重要影响。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新研究称家长吸烟或致孩子动脉受害
新研究称家长吸烟或致孩子动脉受害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指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的厚度。有研究表明,血管壁...[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