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指招标采购机构发出药品招标通知,说明采购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药品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一种交易行为。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的省份,广东省最新推动的药品招标改革,再次聚焦视线。前不久,广东省率先推出药品招标新规草案,亦投入多种举措压药价,包括通过网上竞价、量价挂钩等措施降低药品价格。但亦遭到多家国内企业的质疑。
相关人士指出,一条完整的药品流通供应链,从企业生产到医生处方,涉及环节众多,需要各环节共同阳光化。即便招标采购降低了药价,也不意味着医疗费用一定会降低。在此前召开的广东药品招标研讨会上,有医药界代表就提出,从整体要求来看,最核心的是广东应取消在线竞价和最低价中标;如果搞在线竞价,每个医药企业在不远的将来都可能倒闭;如果执行广东模式,很多医药企业参与招标就意味着死亡。
“带量采购,也就是约定具体药品采购的数量,外界质疑这是在以量谈价。”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数量能否达到企业让利的条件;二是大型药企有国内价格体系,如果为了获得上海的采购而降价,那么其他地方的价格怎么定;三是企业开发生产药品,这种药品处于上升期,如果将价格体系打穿,除非不将药品价格透露出来,否则就没法做。
“这套采购机制下,价格被压低,而且量又没法保证,企业很可能不再生产这种产品,结果药价更高,给企业、消费者带来损害。”史立臣表示,对于原研药和仿制药不同采购机制的做法,被认为更多地照顾了外资药企。国内原研药很少,多数为国外引进。有些原研药已经四五十年了,却依然享受原研药的优惠,国内很多做仿制药的企业,也有自己的专利,从效果来看,原研药并不一定比现在的仿制药效果好。
何去何从
被异化的政策,核心是难以平衡的各方利益。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此前公开表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改革,实质是对各方利益的调配。
那么,药品集中招标何去何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方向是正确的。”多位医药界人士认为,但是,目前被异化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没有前途。而一旦废除药品集中招投标制度后怎么办?相关媒体报道称,各地要么自行探索,比如重庆和广东先后推出药交所,要么对现行政策修补沿用。
国内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则认为,医改的最大障碍是药厂、医院,还有得到好处的政府主管部门官员,谁都不愿放弃既得利益。而他们在医改中拥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黄海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药品招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企业中标之后,成本上涨,发现生产无法盈利甚至亏损,自然也就弃标。药品虚高的问题,从利益分成上来说,生产企业获取的只是微利,价格是在流通环节中推涨的,如果不从制度上入手,很难改变这一局面。
优秀人士表示,药品招标制度的降价成效非常小,它的影响只会是短期的小微降幅,中长期影响不大。药品招标制度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反而会导致新的问题,这次企业的反对声正是新问题。针对药价问题,必须跳出来看,根据具体的细节来逐一解决。
药品招标 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发展,确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减轻社会医药费用的沉重负担,政府出台、实施药品招标政策。它是指招标采购机构发出药品招标通知,说明采购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药品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一种交易行为。招标的药品一定要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取得批准招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采购药品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