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国内专家发现新物质 能有效遏制脑中风

国内专家发现新物质 能有效遏制脑中风

时间: 2013-01-08 16:0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脑中风是全球性三大致死和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摘要:

  最新的2013年第一期国际神经科学领域优秀期刊《神经学年报》,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的成果:首次发现了一种在特定细胞内合成并提取出的物质“重组ADAMTS13”,可以有效减少溶栓治疗脑中风时引起的脑出血。该成果有望为脑中风患者接受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据悉,这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国家973项目等经费支持下,经3年艰苦攻关取得的。

  脑中风是全球性三大致死和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安全。目前,治疗急性脑中风单独有效的方法是在发病3至6小时的时间窗内使用药物“重组tPA”进行溶栓治疗,但许多患者使用“重组tPA”后,脑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克服“重组tPA”引起的脑出血,一直是全世界脑中风研究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为搞清楚脑出血这一发病机制,赵冰樵率领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为期3年的研究工作,结果发现体内一种名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溶栓过程中起“破坏血脑屏障,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坏作用”,并证明通过“重组ADAMTS13”干预VWF的方法,可以大量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血脑屏障是人体中枢系统中最重要的脑保护屏障,它可阻止某些“不良分子”由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而“ADAMTS13”作为体内一种金属酶,可防止血栓在血管内形成。赵冰樵研究团队的实验证实“重组tPA”在溶栓治疗时会破坏血脑屏障,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是它诱发脑出血的“元凶”。因此找到一种减轻“重组tPA”对血脑屏障破坏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脑出血的风险,而延长“重组tPA”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和降低致残率,也就是说使那些已错过较好治疗时间窗的患者,在注射“重组tPA”和“重组ADAMTS13”后能得到有效救治。

  为此,研究人员向小鼠脑内分别注射药物“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重组tPA”,首次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血脑屏障的破坏作用与“重组tPA”类似。该结果提示,两者可能对血脑屏障都有破坏作用。这一结果引起了赵冰樵研究团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研究发现,“ADAMTS13”作为专门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一种金属酶,可以调节血管通透性分子的表达,避免血脑屏障主要组分的降解,从而大大减少“重组tPA”对血脑屏障的破坏,最终有效遏制由它引起的脑出血。

  该项研究首次提出并证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破坏作用和“重组ADAMTS13”在溶栓过程中防止脑出血的关键作用。

  求医小科普:脑中风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长期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相关标签
国内
专家
发现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政协委员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时至今日,中医药不仅仍然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独特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