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三元、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最近纷纷表态,自12月开始,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加权平均涨价幅度为8%,并且覆盖到入户奶、商超等渠道。
近年来,国内食品质量饱受考验,人们渐渐地对国产食品失去了信任,尤其是婴幼儿奶粉,人们更愿意去选购洋奶粉,这不禁给国内乳企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贝因美25日晚间公告,拟投35000万元在广西北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贝因美儿童奶有限公司。而该北海贝因美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7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829万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贝因美(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同时由贝因美香港投资设立爱尔兰公司BEINGMATE,主要针对婴幼儿奶粉市场。据悉,由于奶源紧缺等问题,国内低价牛奶时代已经过去,国内乳企接二连三进行海外并购、建厂或设立子公司。
此前,光明乳业以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SynlaitM ilk51%股权,成为国内乳业首桩海外并购案。澳优乳业与荷兰乳业投资公司D D I签订协议,全资收购荷兰海普诺凯全部股份,并将公司改名为澳优海普诺凯乳业集团。圣元国际集团在法国布列塔尼区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建立一座年产能达10万吨的现代化婴儿奶粉工厂。此外,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建设年产4 .7万吨的奶粉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11.03亿元。
乳业专家宋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企业自有奶源对企业的补充可能仅在15%。投建奶源基地,投入大、周期长,饲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很多企业难以承受。进行国际化奶源布局是一个主要趋势。
此外,三元、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最近纷纷表态,自12月开始,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加权平均涨价幅度为8%,并且覆盖到入户奶、商超等渠道。
“由于散户大规模退出,而规模化牧场并没有能够及时填补散户退出留下的空缺,导致原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宋亮认为,预计奶源短缺要到2015年才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消费需求增长,奶源紧张是一个长期要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原奶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高位,国内低价牛奶时代已经过去。
在奶源短缺背景下,海外并购无疑是寻找奶源最快捷的出路,业内人士指出,乳企海外并购案例增多对缓解奶源紧张有帮助。
鸿帆投资分析师余荩认为,由于饲料价格走高,原奶价格将同步上涨,国内乳制品下游集中度较高,伊利,蒙牛,光明等龙头企业有规模效应,可以通过小幅涨价消化原奶价格的大幅走高。未来看,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加速和海外奶源的增加,涨价趋势将得到缓解。
不过,宋亮也指出,更多奶源需要去外部寻找,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鼓励企业在海外布局。不过企业也应注意规避政治、法律、劳务纠纷和市场风险。
面对洋奶粉占据我国大片乳制品市场,我国奶企为了与洋奶企“一决高下”,开始改变策略,重新洗牌,据了解,今年6月份,蒙牛收购雅士利,掀开了国内乳企并购大潮的序幕。在未来一轮兼并重组后,国内前十大奶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这意味着200多家乳企将有80%要被淘汰。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