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沪7至8月食品监测合格率97%

沪7至8月食品监测合格率97%

时间: 2013-11-12 11:36  来源: 新闻晨报   编辑: 洁洁

畜肉及其内脏、坚果和籽类监测全部过关、合格。腌腊肉和咸鱼制品共监测200件,其中2件咸肉样品亚硝酸盐不合格,1件去头鱼干检出禁用的敌敌畏。

摘要: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使食品市场上的产品日益繁多,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

  昨天(11日),上海市食安办、上海市食药监局通报7月-8月食品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其中,3件生畜禽肉检出沙门氏菌;水产品各有1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2件速冻面米制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件烤烟熏味鸭肉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1件早餐点豆浆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件桶装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风险监测专家建议市民,畜禽肉、水产品、速冻面米制品等食品应在低温条件下贮存,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致病的耐热肠毒素。

  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包括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婴幼儿食品、饮用水、粮食制品、植物油、畜肉、腌腊制品、冷饮、坚果等;监测的食品样品来源于本市卖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网上商户等监测点。

  致病菌监测中,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专家指出,即食食品检出致病菌具有一定健康风险;由于通常的烹饪条件不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灭活,含此类毒素的食品具有一定健康风险;检出其他致病菌的食品,经烧熟煮透后食用,健康风险不大。

  另外,有13件食品大肠菌群或菌落总数超过国家或本市地方标准,总体合格率为92.6%。分别为桶装饮用水10件、豆制品3件。指示菌超标表明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或销售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但没有直接的健康风险。

  畜肉及其内脏、坚果和籽类监测全部过关、合格。腌腊肉和咸鱼制品共监测200件,其中2件咸肉样品亚硝酸盐不合格,1件去头鱼干检出禁用的敌敌畏。冷饮饮料共监测130件,监测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发现1件冰棍样品甜蜜素不合格。

  根据监测结果,有关部门建议市民,食物要烧熟煮透。即食食品或易腐食物应贮存在低于5℃或高于65℃的安全温度下,不在上述安全温度条件下的贮存期不应超过2小时,否则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加工和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不混用刀和砧板等工具和盛器,避免交叉污染。购买桶装纯净水后,应尽快饮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尤其是开启后或安装在饮水机上的桶装水不宜久放,并注意饮水机的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另外,风险监测专家建议豆制品生产企业应推进豆制品冷链化,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加工环节的卫生控制,推进产品冷链化,豆制品经营企业应严格控制产品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重拳出击整治食品市场,严惩食品犯罪行为,最大限度的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安全的食品市场。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