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求食品企业首先要诚信,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零添加食品监管力度,同时,消费者也不要盲目信任,要多看配料表进行比对。
去大大小小的超市购物时,我们经常会看到食品专柜到处都是打着“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不含添加剂”等的旗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这些食品真的不含食品添加剂吗?日前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的确有一些“零添加”食品;但也有不少号称“零添加”的食品滥竽充数,其中食品添加剂并不少。
零添加食品价高受欢迎,不少商家纷纷推出以“无防腐剂”“无色素”等为卖点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无防腐剂”“无色素”等零添加概念的流行,是近年来市场对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报复性反弹。零添加本质上追求自然、原生,要在“零添加”基础上依靠传统食材解决产品的保质期、色泽、口感等问题,就对企业的生产、技术乃至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调查中发现,众多以“无防腐剂”“无色素”为卖点的产品中其实还潜伏不少食品添加剂。以某品牌椰汁为例,其包装上声称“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而其配料表中赫然出现四种食品添加剂:酪朊酸钠、单硬脂酸甘油脂、木糖醇、安赛蜜。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刘清珺表示,一些食品企业打出“零添加”旗号,主要为了营销,只是未添加某一种添加剂,而没有真正的零添加。现代加工食品完全做到没有食品添加剂很难,因为食品产业链很长,即使一些食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添加食品添加剂,而所用的其他食材就可能会含有食品添加剂,但一些食品企业用传统作料代替食品添加剂等方式是比较好的尝试,迎合市场需求。
“零添加食品首先考验的是企业诚信,一些企业为了卖点号称产品工艺零添加,对消费者是一种误导。这就要求食品企业首先要诚信,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零添加食品监管力度,同时,消费者也不要盲目信任,要多看配料表进行比对。”董金狮说。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众多食品安全事件,让不少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拒之于千里之外。许多消费者认为,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刘清珺表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谈添色变”。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它能够使食品的色、香、味都得到提高,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生活里少了食品添加剂,日常吃的食物的色、香、味会大打折扣。“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如果不使用食品防腐剂,许多食品很快就会变质,食用后将会造成更多的危害。”
董金狮也表示,不能一味否定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如果是滥用(包括使用未经允许的品种和超范围或超量使用),则可能产生危害。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少吃一些大量使用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如西式糕点,也是不错的生活理念。
求医小调查:
孩子最爱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
调查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本次调查对33个类别的489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统计,发现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食 物中含添加剂多,如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方便面: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火腿肠: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果冻: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冰激凌: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些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奶茶: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薯片: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一种鲜味剂)等,这两种都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由于薯片添加的膨松剂、增味剂大大掩盖了油和盐的味道,因此即使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一整包薯片也不会觉得油腻,但摄入油分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症等。
专家还提醒家长,若孩子有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