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曝光台 > 薯片被爆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

薯片被爆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

时间: 2013-08-01 16:20  来源: 健康卫视   编辑: 媛媛

香港食安中心研究分析了133种食物的丙烯酰胺含量,在各种食物中,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每公斤含680微克。其次是炸薯条和炒翠玉瓜,平均含量分别为每公斤390微克和360微克。

摘要: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女性在看网络电视剧的时候都会自然的吃上薯片,但是你吃的食物当中,薯片是属于丙烯酰胺的量最高,在一些炒菜中该致癌物含量居然与炸薯条相当。

\

  详解: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

  香港食安中心研究分析了133种食物的丙烯酰胺含量,在各种食物中,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每公斤含680微克。其次是炸薯条和炒翠玉瓜,平均含量分别为每公斤390微克和360微克。

  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入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及蔬菜制品,而其中大部分来自炒菜,占总摄入量的44.9%。部分炒菜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包括苋菜、西洋菜、菠菜和唐生菜;生吃、水煮或蒸的蔬菜如西生菜、青瓜和节瓜等甚至未有检测到丙烯酰胺。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何玉贤提醒:“如果可以生食的就不妨生食,因为不需要烹调,它们不会产生丙烯酰胺,如果想烹调的话,可以选择水煮或蒸的方法,都不会产生高含量的丙烯酰胺,如果喜欢炒菜,亦可以在炒菜时,先灼一灼,灼完再炒,产生出来的丙烯酰胺含量都比较低。”

  市民应保持均衡和多元化饮食,每天应多吃蔬菜,不应吃过量薯片和炸薯等煎炸食物,还应避免烹煮食物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不过食安中心顾问医生何玉贤也表示,尚未有流行病学证据证明丙烯酰胺对人类致癌。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