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港货入侵大陆市场进货渠道不明 缺乏监管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港货入侵大陆市场进货渠道不明 缺乏监管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时间: 2012-10-24 16:0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最近几年,港货店在东莞镇街遍地开花,在市区各大社区、商圈以及一些镇街的批发市场,港货店身影随处可见,而且不少市民喜欢前往港货店购物,港货店生意红火

摘要:

  最近几年,港货店在东莞镇街遍地开花,在市区各大社区、商圈以及一些镇街的批发市场,港货店身影随处可见,而且不少市民喜欢前往港货店购物,港货店生意红火。

  但也有市民反映在港货店买到假货,而市场监督似乎有所缺失。为此,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了市内的一些港货店,了解它们到底靠不靠谱。

  为了解港货店的货源情况,记者联系了一家港货店的老板,在表明了采访的意图后,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不过,记者在连日对港货店进行走访、观察、询问后,大致梳理出了港货店的进货渠道。

  一是找经销商。记者采访了曾经打算开港货店的黄先生,他向记者介绍,现在开港货店一般都可以找经销商拿货,在深圳有专门的港货经销商,不过经销商的货从哪里来就不知道了。

  二是批发。记者在富民小商品内衣批发市场蹲点的时候发现,在富民商场9栋附近一楼的多个铺位都是港货店的仓库,在仓库前还有人开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来提货。记者询问了一位在附近从事服装生意的店主,她告诉记者,富民这边的港货店很多都是搞批发,“价格肯定比你们南城那边便宜。”

  三是厂家直销。南城城市风景街的一家主营化妆品的港货店店主告诉记者,其销售的某品牌天然鱼子精华系列在香港需要4000元,而他们只卖1000多元。店家称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他们采取的是厂家直销方式。

  四是自带过关。记者采访了花园新村的一家港货店,虽然店面不大,但奶粉、药品和其他日用品均有售。对于货源,店主表示是自己从香港那边带来的,只要数量不多就不用缴税。该店出售的药品没有标价,但店主称都是在香港正规医院采购,“肯定是正品。”

  像这样自带货品过关的港货店不少,有的甚至还做起了“代购”。记者在莞城新风路的一家港货店的商品橱柜边上发现了几页表格,上面标明了近百种香港销售的药品名称和价格,需要买药的可以预订。而第一国际菊香苑的一家港货店的店员向记者表示,如有需要,可以代购药品和iPhone。

  此外,有的港货店的货物来自“灰色渠道”。记者在富民的一家已经开了两年的港货店询问老板娘奶粉真伪时,她说从来没听说过有假货,“我们做的几家都是长期合作的,货物是跟货柜走的。”她还表示奶粉现在的价钱像股市一样,天天不同,“汇率倒没什么,就是那边的货很难出”。

  而当记者致电一家沙田的港货店询问加盟事宜时,对方称每次“打钱”后就会有人将相应价值的货寄到店面所在地,不用过关,“这当然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但干哪一行没有风险呢?”

  虽然,每家港货店的店长和店员都会拍胸脯说自家的商品一定正品,不少消费者对港货店也比较信任,但也有消费者反映港货店的商品其实有不靠谱的。

  家住南城的王小姐此前一直在东泰花园附近某港货店买奶粉,但最近买的一罐港版牛栏牌奶粉打开时发现,罐内只有大半罐奶粉。

  而家住细村市场附近的小林则告诉记者,有的港货店卖的护肤品是“流嘢”(假货),“(某款护肤品)一来价格和香港专柜差太远,只有专柜价的1/3;二来有朋友买回来后我拿来和香港专柜的对比,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据记者连日来的走访发现,各大港货店所销售的“进口商品”绝大部分没有加贴简体中文标签,包装说明用的是繁体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各国语言,容易混杂假冒伪劣商品。

  在如此混乱的市场生态下,消费者在港货店购物时要分辨真假,除了经验之外,几乎没什么可以倚仗的了。

相关标签
港货
大陆
监管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