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江西打工夫妻,已有两个女儿,又怀上第三胎。六个多月时,产检确认是一对连体男婴。一番挣扎之后,他们决定生下来。
一对江西打工夫妻,已有两个女儿,又怀上第三胎。六个多月时,产检确认是一对连体男婴。一番挣扎之后,他们决定生下来。
9月29日上午,36岁的程青娥剖腹产下这对男婴,总重8斤3两。万幸,他俩只是腹部、肝脏相连,并非共同一套脏器。医生建议,等两个宝宝体重各自达到4.5公斤以上,做分离手术。但分离手术至少需要30万元。夫妻俩家境贫寒,本报报道后,热心人、公益组织纷纷捐款。
前天,这对连体男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分离手术。手术持续5个多小时,非常成功。
手术有风险 医生让做最坏打算
手术前一晚,孩子他妈程青娥睡不着了。一周前,医院来电话,要给连体婴做分离手术了。这一天,他们一直盼着。可真来时,却是喜忧参半。
两个宝宝总重才8斤,不到医生原本说的各自4.5公斤。“出生三个多月,三次感染,流鼻涕、拉肚子,体重一直上不去。”孩子他爸邹永成说。他们知道,医院非常重视,光方案手术就讨论了一个月,但客观上手术有风险,他们很忐忑。
“医生说,因为胸腹连体、肝脏粘连,分割时就怕大出血……”邹永成说,医生让他们做最坏的打算,有可能只能保一个,也有可能两个都保不了。
1月12日早上7点40分,医生进入病房,做术前最后准备。医生刚出病房,程青娥就哭了起来。“我担心,害怕,但又期待。”程青娥说,她忍不住眼泪滚滚流出来。
手术室外5小时的等待,总算有个满意的结果
前天上午8点45分,孩子被送进手术室。
手术室外的显示屏上,滚动显示孩子的手术情况,红色代表手术进行中,绿色代表手术完成。
上午10点25分,两个孩子的手术开始了。
夫妻俩的哥哥、姐姐、姐夫们,有的从海宁,有的从江西老家,赶到上海,和夫妻俩一起等在手术室外。邹永成坐立不安,“我在心里默念,两个孩子一定要坚强,要挺过去。”程青娥走开了,找了个角落一个人哭,“我在心里一遍遍说,‘老天爷,你一定要帮帮他们!’”。
下午15点38分,显示屏上,程青娥大孩子的名字由红变绿——他的手术完成了。紧接着小孩子的名字也绿了。两个孩子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主治医生朱海涛从手术室走出来,程青娥一个劲说“谢谢”。话出了口,她才发现,声音带着哭腔。
“手术算成功的,但还要观察,怕感染,假如恢复得好,一周后就能出重症监护室。”朱医生的话让夫妻俩心里的石头落地。
手术用上3D打印等高科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出血量
专家发现,这对连体婴虽各有独立心脏,但肝脏粘连,而且有异常血管相互沟通。为此,医院组织最优秀的阵容,小儿普外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参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说:“孩子体重小,又有血管异常,如不能精准地找到血管分割部位,很容易大出血。”两个孩子体内一共也就300毫升血,必须要精准分离、减少出血。
为此,医院用上3D打印技术,精心设计手术方案,还在手术中启用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医生可以在屏幕上,清晰看到连体婴体内共用肝脏与血管的三维图像。5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孩子出血量只有30毫升。
夫妻俩说:谢谢所有好心人
“谢谢所有好心人!没有他们,根本没有我们孩子的未来。”邹永成说着,摸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一笔好心人的捐款。“共收到好心人捐助5万多元,都用到孩子前期的治疗中。”邹永成说,他们也凑了10万元。
夫妻俩感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帮忙申请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共30万手术专用金,解决了大问题”。夫妻俩感谢医生和护士,“他们帮助挂号、安排病房,还送孩子玩具”。
“等孩子大了,这些事都要告诉他们,让他们永远记着这份恩情。”邹永成说。
延伸阅读:为什么会出现连体双胞胎
连体双胞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在5万至10万次怀孕中才有一例,一般发生于受精后13-15天,大多数连体双胞胎在胚、胎期就死亡了,能活着分娩下来约为20万分之一。
导致连体婴儿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连体婴儿的出现有一定影响。比如遗传基因的改变能引起受精卵分离障碍,而环境因素中的各种变数就更大;此外,喷过农药的蔬菜、水果,添加了各类佐剂的食品,受到污染的水质,日渐下降的空气质量等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胚胎基因突变,加大畸形胎儿产生的几率。
专家提醒,定期产检非常重要,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千万记得产检。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