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是冬天老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反复发病,缠绵难愈,非常容易引起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
济南立和中医院提醒您,寒冬来临,气温骤降,对于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稍不留意就会旧病复发,或者又添新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寒冬季节要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1、防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是冬天老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反复发病,缠绵难愈,非常容易引起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因此,要高度重视预防流感,坚持适度锻炼,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抵抗能力,避免湿邪入侵,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
2、防心肌梗塞
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寒冷天气。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老人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3、脑中风
严寒会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加,造成全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发脑溢血。预防首先要高度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其次要留意中风前兆,如突然眩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
4、防胃病
冷空气的刺激下,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保护力下降,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容易旧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少食多餐,禁吃生冷食物,戒烟酒,可以选择含黏蛋白的食物,例如山药、芋头、 莲藕、 菇类等具有修补胃黏膜的作用。
5、防尿频尿急
冬季很多老人晚间尿频尿多,少则三五次,多则十几次。这主要是老人机体衰弱,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乏力导致的。由于尿频尿急,不仅睡眠质量受影响,还容易因为经常起夜而受寒。可以吃点虾、苋菜、牛羊肉、核桃、黑桑葚、猪骨髓等,滋补肾阳不足。
冬季日常养生的小窍门
1、睡宜早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2、动宜慢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以免扰动阳气。
3、头宜暖
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可多加件衣服,选择保暖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4、心宜平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