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较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
秋季是较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如果盲目进补,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济南立和中医提醒您,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脾胃功能下降的后果】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
因此,脾胃的健康,一定不可轻视!
如果脾胃功能下降,就会导致气血不足,养分供应跟不上,代谢的废物无法运送出去,出现胸闷、头晕、腹胀、恶心、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济南立和在中医建议,山药、莲子、山楂、砂仁、陈皮、薏苡仁等药材,都是养脾胃、促消化的好东西,日常食用可以帮我们调理脾胃,恢复身体的元气。
【调脾胃也要因人而异】
秋季进补要避免无病进补,避免虚实不分,现在很多人在进补的时候都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大补特补,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健康的,也是不可取的。
1、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人群进补前要先健脾和胃,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可以用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食材煮粥,先把脾胃调理好。
2、胃火旺盛者
平时喜食辛辣、油腻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人群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
老年人及儿童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附片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心脑患者需注意什么?】
眼下正值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增大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秋季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监测血压,注意保暖,把血压要控制到正常平稳的范围。
其次,初秋的清晨较寒凉,室内外温差大,心脑血管患者不宜在秋冬季节过早进行晨练,要注意颈部保暖。
第三,平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
济南立和中医院提醒,每一个季节的转换,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都是一次考验。老年人在季节变换时,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穿衣、睡眠等生活细节,适时顺应气候的变化。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开朗乐观,并能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平安顺利的度过每个季节交替。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