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临癌症时,不同患者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些患者带着勇气和希望选择了聪明的治疗方式,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长时间地与癌和平共处。 ...
为何他们拿到了病魔的“存活通行证”?当癌症来临,除了无助我们还能作何选择?今天我们与大家谈谈缓癌明星身上的共性,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方法,像他们一样战胜癌症。
接受癌症,但拒绝死亡
大都是的患者确诊癌症时,都有以时间为顺序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大多数癌症病人的情绪,通常都会按顺序经历4个阶段:惊讶→否认→愤怒→绝望。
而这些缓癌明星,则多了第5阶段:接受(我要打败癌症,我要继续生活)。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最后平静地接受了得癌的事实,积极的寻求方法去度过生命的难关,情况也真的如他们所盼慢慢好起来。心理状态和思维的不同方式成了癌症治疗和康复不同结果的重要原因。
情绪确实与肿瘤治疗息息相关。刊登在《细胞》杂志上的一个实验发现,把一群患肿瘤的小鼠放在一个有各种小鼠喜爱的玩具的“丰富生存环境”下,让它们尽情地玩耍,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小鼠被称为“快乐小鼠”,另一组小鼠正常生存。
结果发现,“快乐小鼠”体内的肿瘤变小或消失了,实验证明,积极乐观的情绪对肿瘤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克服疾病的恐惧,调节好心态,对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适合自己的较好的治疗
很多人得病,认为国内外最新先进的治疗药物、国内外最有名的医生就是较好的治疗。其实不然建议的治疗是最适合自己病情的治疗方案。
许多患者总担心自己的主治医生不靠谱,不惜重金寻找最有名的医院和医生。或者只要听到新药、新治疗就千方百计地去尝试。这样不顾一切的后果,我们也能预见。
反观缓癌明星,他们所做的治疗、所住的医院,反倒不是很有名。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积极和医生沟通,积极询问自己的治疗和检查情况,看许多癌症的科普书籍和指南,不盲目排斥某种治疗手段,不主张过度治疗。
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是较好的,适合的疗法,适合的量度,只有自己才最清楚。唯有根据自身情况,运用合理的疗法,适度治疗,才能像缓癌明星一样获得长生存!
改变生活习惯,现在就开始
在生病之后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找出过往的缺点、错误并加以改正。
假设乳腺癌患者,从前是追求完好的性格,或者总是受气,因此造成不良疾病。现在就应该从性格上改变,接受世界上的不完好,有气就立马解决,不把自己当成受气包、出气筒。
我们常说:泰山易改,禀性难移,可是,如果聪明的话我们就会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泰山难移也得移,不改的话就要没命了。
合理补充营养才能战斗
很多肿瘤患者误认为营养物质的补充,都“喂”肿瘤了,所以避免一切荤菜的摄入;还有些患者轻信谣言,一味地避免“发物”,基本不吃鲫鱼、鸡肉和羊肉等。
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病情,癌症患者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的打击,组织粘膜的损伤,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缺少优质蛋白的摄入,会导致修复伤口的“原料”不足,免疫力也会持续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整体饮食原则是: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并结合适量的肉类。基本上在饮食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保证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如每餐中均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可选用鸡、鱼、牛奶、豆制品等。为了保证消化吸收良好,食物做得软、烂,多采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确保食材新鲜,多吃当季新鲜的时令水果和蔬菜,以确保维生素、膳食纤维。
不吃可能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如咸鱼、腌熏、烟酒、烧烤、油炸、腌制、花椒、霉变、肥腻的食物。
因为大家身体比较虚弱,所以采取少量多餐,为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增加营养素吸收,每天进食4~5次,每次吃8成饱。
坚持做一些运动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员在近20年来研究了17,000多位的男性。从中发现,经常运动的男性比不常运动的男性患肺癌的几率低68%,患直肠癌的几率低38%。
其中有些患有肺癌、直肠癌或前列腺癌的男性,运动的确降低了14%的癌症恶化率,降低了癌症的死亡风险。之后国际优秀杂志Cell更是用一例小鼠的试验证实:运动能直接击杀癌细胞。
运动不只是为了提振自己的新陈代谢、锻炼体力,更是为了每天都能让自己神清气爽,带着好心情出门,也带给身旁的人一股勃发的气息。病态,也就这样消失了。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才能体会到运动的真正好处,不管怎么说都没法和旁人分享,只有自己最清楚。
汉鼎好医友作为上市公司汉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医疗平台,汉鼎好医友在美国拥有官方医疗执照和健康险公司,签约管理美国32个专科领域近万名专家;在国内已与300家国内三甲医院共建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独创线上会诊、线下治疗、随访的闭环服务。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预约到美国优秀专家会诊,得到治疗方案后落地治疗,美国专家随访跟进。花费不到赴美就医的1%,平民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确有必要时,再通过汉鼎好医友便捷赴美就医。回国后,再返回当地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美国主诊医生远程随诊,出国看病的衔接有保障。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