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中医 > 盛淦新: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是一生的追求

盛淦新: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是一生的追求

时间: 2019-01-22 16:3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只愿岐黄千世荐,惟祈黎庶百疴辞,这句诗取自盛淦新所著诗集《鹊庐翁集》中《六十四岁自嘲》一诗。从医五十多年,他只愿中医之术能够发...

摘要:

  “只愿岐黄千世荐,惟祈黎庶百疴辞”,这句诗取自盛淦新所著诗集《鹊庐翁集》中《六十四岁自嘲》一诗。从医五十多年,他只愿中医之术能够发扬光大,世间百姓不受疾病之苦。

  自学成医终圆梦

  盛淦新祖上几代皆行医术,他的爷爷为走方郎中,于清朝时期四处游走行医,最终定居南昌。他的父亲接手了爷爷的事业,一生从医。小的时候,病人来家里看病,盛淦新就在一旁观看,经常有不能正常走路的人,经父亲治疗后都能正常行走。由此,医生梦就在盛淦新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

  16岁时,盛淦新参加高考,成功考取了江西中医学院,却在入学后被要求退学,只因他患有色弱。几番周转无果,盛淦新只好回到家中,当起了一名中学老师。因为年龄相仿,盛淦新很快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同学们都称呼他为“小老师”。在这六年的教书过程中,他也曾尝试为自己争取学医的机会,又经历了一次高考,依旧没有如愿。

  因为自小就耳濡目染,翻阅家中的医学书籍,盛淦新懂得一点医术。后来他找到父亲的朋友,同时也是乡下卫生院的一名医生,每天跑去给人家浇浇花、跑跑腿,让他教自己学习医术,就这样盛淦新有了一名教他医术的老师。盛淦新本就有一些医学基础,再加上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就出师了。1969年,他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在乡下做一名赤脚医生,他在当地的口碑很好,很多人都找他看病,以至于后来他离乡学医之时,村里的干部对他说:“你走了,谁来给这些人看病?”听到这话,盛淦新只得找了一位同样学医的同学来顶替他的位置。

  1970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招工,他便报了名,顺利进入洪都中医院学医。当时,盛淦新想着,洪都中医院是以骨伤科为主,有江西省规模最大的骨伤专科,那么他得学习一点骨伤科的技术,以后回到家乡也能更好地为村民治病。因此,在学习内科的同时,他还自己学习了一点骨伤科方面的知识。在洪都中医院学习的时间是两年,原本两年后他应该回家,可一次偶然的事件,他被允许留下来。谈及这段过往,盛淦新笑道:“我这个赤脚医生就穿上皮鞋了。”

  精研医术技更高

  正式在洪都中医院任职以后,盛淦新就跟着当时的院长学习妇科,后经过医院内部的人员调动,盛淦新又被分配至骨伤科,原本盛淦新就对骨伤科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一变动对他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

  当时,盛淦新在洪医班学习,而班主任正是当时骨伤科的主任,老师很乐意带他们学,加上自身学习刻苦,盛淦新的医术得到了飞速的成长。最初学习脱位、骨折等常见骨病时,老师便对盛淦新给予高度信任,放开手让他去为病人治疗。遇上治疗过程中疼得直叫的病人,老师告诉他:“你不要去管,他们是在唱歌给你听。”这么多年过去了,盛淦新还记得他治疗的第一个病例是儿童外伤性桡骨头半脱位,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与人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一些拉扯,当即手就不得动弹,家长急的满头大汗,去其他医院拍片子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来到盛淦新这里治疗,他只问一些病史,上手摸一摸便能知道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手法,中医的手法是很神奇的。”孩子病好后,家长十分高兴,盛淦新看在眼里,成就感油然而生。随着治疗经验的增长,盛淦新在儿童外伤性桡骨头半脱位上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就此写了一篇论文,还被刊登在了《中华医学杂志》上。

  凭着精湛的医术,盛淦新在中医事业上风生水起,卓有建树,被医院破格提升为骨伤科主任,出版多部医药著作及个人著作,赴美参加第一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会,获得一等奖的殊荣,《侨报》为此做了专题报导。经过岁月沉淀后,已至中年阶段的盛淦新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把中医发扬光大。

  盛淦新在研究陈年旧病上投入了很大的经历,老伤、陈伤又被叫做凤尾伤,凤尾指人体背部肩胛骨两侧下方的部位。通常而言,陈伤是无法痊愈的,盛淦新想知道为什么这个部位的伤治不好,于是花费很多心思去做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凤尾这个部位有许多肌肉神经在此交叉,受伤以后就算是药物也不能将其中的淤血消除。在中医里,推拿常常被运用到治疗一些骨伤疾病中,而经盛淦新研究认为,凤尾处的伤一定不能用推拿来治疗,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只能通过服用一些特殊的中药来治疗。

  除此之外,盛淦新还偶然发现了一种病,中医称为痹症,西医称为小腿不安综合症,这是一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的病,人经常无缘无故感到小腿部位疼痛、不舒服,尤其是在晚上疼痛感会加剧。经研究后,盛淦新发现患这种病的人不在少数,并结合西医查出了它的病因是心血管神经遭受挤压。弄清楚病因后,盛淦新就依照中医典籍记载的内容,自拟了一个治疗处方,颇有成效。

  医者精诚铭脑海

  盛淦新从医五十余年,对中医事业怀着满腔热忱,到了晚年依旧热忱不减,在《悬壶吟》中他写道,“医者精诚铭脑海,和谐共建志不移。”

  中年时,盛淦新就曾想过,等到他老了,不能再做手术了,那么他就要去研究一些西医不能治疗而中医能治疗的疾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盛淦新一直在研究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对这个病都没有太多的了解,选择研究这个课题时,盛淦新花了很多精力才说服了领导。对于为什么去研究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课题,盛淦新说正是因为大家对于骨质疏松症没有了解才要去研究它,并且西医对这种病是毫无办法的,而中医还存在治疗的可能。现在,骨质疏松这四个字对大众而言已经耳熟能详,大家普遍认为骨质疏松是缺钙引起的,需要补钙,而盛淦新否定了这种说法。“骨质疏松在中医里的发病原理是肾亏、脾虚、淤肿。”

  对于骨质疏松症,盛淦新写了这样一首诗来概括它的病因、病症和治疗方法,“石化枝枯骨亦囊,年高背佝痛声吭。健脾益肾祛瘀血,补钙眠阳方体康。”大致意思是骨质疏松的症状就是骨头像一颗化了的石头一样,中间已经空了,全是囊,上了年纪的人和因衰老而驼背的人感到全身不明原因的疼痛,这就是骨质疏松症。应当健脾益肾祛瘀血,晒太阳补钙以增加维生素D,再结合食物疗法和运动疗法方能治愈。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以肾虚为主,在组方时讲究君臣佐使,益肾药是君主,健脾药是臣子,活血药是佐药,其他药是使药。根据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盛淦新组了一个药方,但这个药方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1997年盛淦新赴美参加国际中西医结合大会时,荣获一等奖,有人表示想购买他的科研成果,即骨质疏松症的药方,盛淦新断然拒绝了对方。也有人对他抛出橄榄枝,让他留在美国工作,也被回绝,因为盛淦新时刻记着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盛淦新将他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编写成了一本书并出版,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因为他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医生看的,更多的是想让大众了解骨质疏松症。

  对骨质疏松的研究告一段落,盛淦新又有了新的研究课题,股骨头坏死,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和骨质疏松其实是同一类型的病,两者的病因也相同,西医治疗这种病,就只能置换人工假体,而盛淦新认为,中药结合运动,同样也能治好。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盛淦新的研究都以这两种病为主。2007年,他从医院退休,后又返聘10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结识了三溪堂南昌国医馆的方浙明馆长,一番交谈过后,盛淦新对方浙明的思想感到十分认可,而方浙明对盛淦新的医术医德亦深感敬佩。此后,盛淦新就在三溪堂南昌国医馆坐诊。从医至今,他还从未停歇,一位友人曾把他形容为是一个不畏劳苦在中医事业崎岖小道上的攀登者。

相关标签
中医
医术
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