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外科 > 外科 > “限抗令”再升级!选澳美制药金牌抗生素更安全

“限抗令”再升级!选澳美制药金牌抗生素更安全

时间: 2019-04-12 15:2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国卫办医发(2019)12号文件《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以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

摘要:

  国卫办医发(2019)12号文件《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以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遏制细菌耐药。

  限抗令进一步升级

  我们梳理一下,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简史: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8年48号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明确提出了手术切口预防药物的选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分类、强化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2009年38号文:《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38号文对于手术切口预防给药的时机,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药物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耐药监测预警等作了具体的要求。

  2011-2013年:连续三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活动在国内范围内全部铺开,配合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该活动把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的数量要求也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把抗菌药物相关的考核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送检率、切口预防使用率等等作为重要的检查项目,并把院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14年:《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持续巩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注重提高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加强评价确保取得实效。

  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切实作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标准。

  2016年,G20峰会讨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第一次把细菌耐药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进行部署和安排。

  201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重点督查基层医疗!

  要求一个月内国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明确各级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并上报至当地卫计局备案。

  2018年:《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在2017年的基础上对于碳青酶烯、替加环素的使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三级综合医院实行含酶遏制剂复合制剂的专档管理,并且要求处方权的分级授予应结合临床诊疗开展和个人能力有条件的倾斜,而不应以职称高低作为处方权分级标准。

  加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2019年:《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本次《通知》3大看点

  三大类抗菌药被点名

  通知中,国家卫健委多次提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替加环素的管理,同时含酶遏制剂复合制剂也遭到点名。

  (七)加强专档管理的内涵建设。根据临床监测情况,继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实行专档管理,并做好其内涵管理。专档管理要覆盖处方开具、处方审核、临床使用和处方点评等各环节。要严格落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和《替加环素临床应用评价细则》,遏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过快增长的势头。鼓励医疗机构对耐药率较高的含酶遏制剂复合制剂等抗菌药物进行重点监控,纳入专档管理。

  调整抗菌药供应目录

  要合理调整抗菌药供应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供应目录应当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需要,杜绝违规目录外用药或外购用药情况发生。要及时将耐药率高、不良反应多、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违规使用突出的药品,清退出供应目录。

  (八)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医疗机构要落实抗菌药物供应目录遴选和评估制度,综合考量新药和新技术应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避免无理由地频繁调整供应目录品种。供应目录应当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需要,杜绝违规目录外用药或外购用药情况发生。同时,应当根据临床实际,及时启动供应目录调整,将耐药率高、不良反应多、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违规使用突出的药品,清退出供应目录,避免长时间不调整供应目录。

  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通知要求,减少预防使用和不合理静脉输注。近年来,随着“限抗令”的升级,以及“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注”理念的普及,取消门诊输液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值得所有一线医生重点注意的是,《通知》首次提到了“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相关陈述。

  (九)减少预防使用和不合理静脉输注。继续加强Ⅰ类和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地区,要重点关注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情况,强调“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各地要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那么如何选择抗生素呢?

  对于抗生素的规范用药问题很多人觉得其实就是要杜绝抗生素滥用现象,事实上,在临床治疗领域抗生素规范用药应遵从“三要素”原则——使用必要性、低耐药性和药物经济性。

  原则一:使用必要性。既要保证不滥用,同时也强调在必须使用的情况下要做到及时、足量应用;在不耽误正常治疗的基础上,避免因剂量不足而引起细菌耐药。该用却不用是治疗中的“因噎废食”,这类做法是不可取的。

  原则二:低耐药性。《通知》中提到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这也意味着,如果选择低耐药反应的药物种类,可以大大降低细菌耐药的发生风险,此外因抗生素滥用而引起耐药反应的比例也将被降到更低。

  原则三:药物经济性。在临床治疗中应推荐使用品质有保障同时价格合适的产品。这一原则既可以降低患者家庭经济压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同时立足于宏观层面,有利于节省国家整体医疗成本。

  澳美抗生素绿色抗生素

  澳美抗生素——抗生素领域的金牌,秉承“安全,经典,性价比高”的承诺和“为患者提供最高品质的绿色抗生素”的品牌理念,与广大医生一同对抗耐药细菌感染。

  1.经典口服抗生素

  澳美作为最经典的阿莫西林生产企业,拥有一系列经典的抗生素(澳美“林林”系列抗生素),均为口服抗生素,符合国家要求。

  2.安全性高

  澳美抗生素-国内单独曾获卫生部颁发的免皮试证书,过敏反应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更安全。

  3.全球最高品质原料

  采用全球最高品质绿色酶法制备原料,获58项专利保护,含药量更高,颜色更白,药性更稳定。

  4.杂质含量低

  全球优秀杂质内控技术,杂质含量低于0.48‰,质控标准远高于国内国家药典标准,高分子聚合物含量低,过敏反应少。

  澳美抗生素,与您一起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