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医皮肤病医院专家张书元提醒大家,皮肤病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特别是细菌性皮肤病,我们经常会见到,但是针对细菌性皮肤病大家了解多少呢?应该怎样对细菌性皮肤病进行分类呢?
北京华医皮肤病医院专家张书元提醒大家,皮肤病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特别是细菌性皮肤病,我们经常会见到,但是针对细菌性皮肤病大家了解多少呢?应该怎样对细菌性皮肤病进行分类呢?
一、脓疱病
脓疱病(impetigo)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分类:脓疱病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称大疱性脓疱病。由链球菌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称寻常性脓疱病,亦称表浅脓疱疮。以毛囊为中心,米粒至黄豆大的毛囊性脓疱,中心贯穿毛发,周围炎症显著者称毛囊性脓疱疮。主要分为大疱性脓疱病和寻常性脓疱疮。
大疱性脓疱病(bullous impetigo):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疱破后形成鲜红糜烂面,表面疱液逐渐干涸、结淡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遗留褐色色沉斑,不留瘢痕。
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 vulgaris):皮损初发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或脓疱,疱壁较厚,疱液混浊,周围红晕显著。疱干涸后结蜡黄或污黄色厚痂。
大疱性脓疱病、寻常性脓疱病均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身接种性,常可在农村及儿童保育单位内流行。经过一般短促,也可因接触感染、自身接种、搔抓或摩擦等因素使皮损扩延。主要发生于儿童,以2~7岁多见,成人亦可被感染,夏秋季多发。一般无全身症状,蔓延面积较大时可有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升高,重者可伴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由链球菌引起者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二、毛囊炎
常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高或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
毛囊炎的预防
1、急救(缓解措施):
中医:辩证施治,全面分型毛囊炎,从临床治疗到生活调理,全面做好毛囊炎的治疗,避免继发全身播散性感染!
三、疖
颜面部疖痈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的毛囊及其附什内常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局部诱因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局部因素主要为皮肤不洁,或修面等各种原因引起面部的损伤均可为诱因;在全身衰竭,患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的病员,也易发生疖痈。
四、痈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颈项、背等厚韧皮肤部。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沿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袭附近的许多脂肪柱,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
五、蜂窝织炎
常见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亦可由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后者常引起坏疽,较严重。本病亦可为局部化脓性炎症的并发症,或深部化脓灶穿破后所致。局部外伤、血运不良、挤压疖肿以及放射疗法均可作为本病诱因。化学物质直接注入皮内也可导致急性蜂窝织炎。
六、丹毒
丹毒皮肤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七、麻风
麻风分枝杆菌致病力不强,多数健康人对其有抵抗力,故受染者多而发病者少。麻风分枝杆菌为细胞内寄生菌,故其发病更多与细胞免疫有关。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及其抗原物质的免疫状态及反应的不同,直接反映到发病后组织中的细菌状态、免疫病理改变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上。一般麻风患者的体液免疫基本正常,能产生麻风抗体,但此种抗体不具有抗感染作用。瘤型麻风患者还可产生过量的麻风抗体。由于此抗体相应的抗原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磷脂,与人体组织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具共同抗原性,成为引起临床麻风性结节红斑反应时,出现的皮肤、关节、神经损害的基本原因。
相反,麻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常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根据其缺陷的程度,在临床发病上表现为类似光谱一样的连续变化疾病谱。如细胞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对麻风分枝杆菌缺乏免疫反应,病理表现广泛的皮肤损害并含有大量生长繁殖的麻风杆菌,即为临床的瘤型麻风病理特点。如细胞免疫损伤仅轻到中度,对麻风杆菌尚有足够的免疫反应,则临床表现为皮损局限但较明显,组织中少菌或无菌,伴有局限而明显的周围神经炎,则为临床另一极端的结核样型麻风的特点。在这两种极端型之间,尚有几种居间的连续变化形式存在。两个极端的患者通常较稳定,而中间类型可因机体免疫状态改变或病情变化向两个极端方向演变。早期未定类麻风患者一部分可自愈,多数逐渐向其他各种临床类型转变。
北京华医皮肤病医院温馨提醒,以上就是针对细菌性皮肤病常见分类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