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生的收入不应从“大处方”中来

医生的收入不应从“大处方”中来

时间: 2013-03-15 17:0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柳长街

在社会学中,评判一个公共政策的成败与否有几个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和公正性。

摘要:

  在社会学中,评判一个公共政策的成败与否有几个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和公正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必要时,必须有人或机构通过利益再分配和补偿等方式,给那些利益受损者以补偿。

  如果套用这个原则,医改就不能只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改革,它还要解决医生从正当渠道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让医生不靠开大处方、进行昂贵的检查就能拿到匹配他们身份、地位、学识、技术能力的工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医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心无旁骛地将治病救人作为单独目标;患者也才能在医生的尽心、尽力、尽职中,获得较好的诊疗效果。

  3月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两会记者采访时说,必须改掉以药补医的弊端,避免医院、医生从最弱势群体上赚钱,才能修复医患关系。同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也提到,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让医务人员感到幸福,医改是不会成功的。

  在同一个问题上,两位部长看似不大相关的两段话,其实是从医患双方的角度提出了医改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医疗改革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不论医生还是患者,只要有一方不满意,天平就无法保持平衡,即便出现一时的相安无事,也终难长远。

  无论什么人,工作积极性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劳有所得”便是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对医院来说,当务之急是改变当前医疗行业中,把医生收入和科室或医院收入挂钩的分配方式,以医生诊治的病人数量、工作时间、患者满意度等作为标准进行利益分配。这将有助于将“多开药收入高”转变为“多劳动收入高”,既是对医生辛苦工作的肯定,又是对患者合理花费的一种保护。

  陈竺部长说,医生的收入不应从“大处方”中来,不应从最弱势群体的口袋里来,那么,钱从哪儿来?欧美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是来自国家投入,二是来自其他各种保障机构的扶持。显然,在这方面,我们的医疗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标签
医生
收入
不应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今年将建立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
今年将建立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