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中,目前普遍都是用专家、名人形象和患者现身说法,一些优秀专家饱受“被代言”之苦,甚至躺着中枪,包括国内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从4月25日起到7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中宣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食药总局等8部门将联合在国内开展一场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专项行动。
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中,目前普遍都是用专家、名人形象和患者现身说法,一些优秀专家饱受“被代言”之苦,甚至躺着中枪,包括国内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今年两会前,钟南山在北京利用一天时间收集了88份报纸,找到了36条虚假药品广告,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3条广告印的竟是他本人的照片。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指出,冒用“名医专家”是医药广告的典型手段。目前一些医药广告利用消费者缺乏医药知识、治病心切等心理,冒用“名医专家”来证明疗效,夸大产品功效,有的还号称优秀秘方等,欺骗误导消费者。
此外,还有的医药广告宣传包治百病,适合所有症状,宣传治愈率,把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消毒产品也吹嘘成能治疗疾病。有的则利用医药资讯专版、专题节目、专家讲座、患者讲述用药治病经历等方式,变相发布医药广告,推销医药产品与服务。
求医相关新闻链接:
国内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门22日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行动
国家工商总局、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和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负责人22日在北京举行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为期3个月的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提出明确要求。
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的对象是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宣称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用品广告。清理检查范围包括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大型门户类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医疗药品信息服务类网站、医药企业及医疗机构自设网站。整治的重点是有关媒体和网站发布的医药广告、信息,开办的各类专题类健康资讯节目、栏目。
八部门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广告发布环节和源头的整治力度,斩断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利益链条,采取联合告诫、联合公告、联合检查、挂牌督办等形式,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理、刑事追责等手段,严惩违法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