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动态 > 打击假冒伪劣 保障保健化妆品市场健康发展

打击假冒伪劣 保障保健化妆品市场健康发展

时间: 2012-10-15 13:1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国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各级保化监管部门围绕“保安全、促发展”开展保化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司长童敏告诉记者,为净化市场

摘要:

  “现在,公司产品月销量比打假前增加了三四倍。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心想企业、服务企业,是促进保健食品健康和谐发展的‘保护神’。”8月6日,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皮涛涛对记者表示。前不久,该公司收到产品质量投诉猛增,销售量大幅下降,怀疑有假冒产品流入市场。接到该公司反映的情况后,广州市局稽查人员立即到企业了解情况,随后明察暗访进行调查取证,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先后对海珠区某大型侵犯绿瘦商标假冒包装盒生产窝点、天河区某经营场所进行了清查打击。现场查获仿冒、假冒绿瘦包装盒、仿冒绿瘦印刷模板、绿瘦菲林胶片以及假冒伪劣保健产品12000多瓶(件)。

  皮涛涛所介绍的情况只是国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各级保化监管部门围绕“保安全、促发展”开展保化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司长童敏告诉记者,为净化市场,2009年起国内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连续三年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三个一律”、“五个必须”、“六个严厉打击”,开展违法添加专项整治和化妆品违规标识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配合公安部门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多个违法生产的黑窝点和非法产业链,依法严惩了一批违法分子,形成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治标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治本。”童敏说,自2008年9月国家局履行保化监管职能以来,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在许可管理、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重点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3年来,国家局制定发布80多个规范性文件,组织拟订44种原料技术要求和107种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修订22项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提出保健食品功能调整方案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分类管理意见;制定加快推进检验检测、风险控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组建安全专家委员会和新一届审评专家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原料供应商审核、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等制度,开展质量受权人试点,连续3年开展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保化产业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规范、指导下,得到更健康、理性、快速发展。

  “科学、规范的监管直接促进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内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介绍,截至2011年底,卫生部和国家局共批准产品近万个,在产产品4000多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2600多亿元,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0多家,占总产值的38%;化妆品2011年销售额超过1700亿元。保健食品、化妆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朝阳产业。

  童敏强调,在保化监管工作中,要构建强化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监管新模式和运行机制,实施保健食品化妆品“全过程”、“全要素”监管,从而达到“科学监管、严格标准、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同时,大力弘扬“监管为民保安全,健康美丽促和谐”的保化监管文化,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科技创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从根本上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

相关标签
假冒
保健
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