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我去超市的生肉专柜,工作人员说大部分都是排酸肉 ,有保健功效。相比过去的生肉 ,价格涨了些,但真的有保...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我去超市的生肉专柜,工作人员说大部分都是排酸肉 ,有保健功效。相比过去的生肉 ,价格涨了些,但真的有保健功效吗?”就此问题,10月15日上午,记者前往市内几家大型超市走访。
在香港中路一家超市里,不少顾客正围着某品牌肉的促销员,咨询刚上架的排酸肉的相关细节。记者看到,这些肉有点像涮火锅用的牛肩肉,被摆在一个大盘子里的碎冰上。“这种里脊现在卖19元/斤,原价是26块多,营养价值很高。”不少市民不理解,具体是哪种营养高、为啥高?促销员回答得也有点笼统,“这种肉高蛋白。”
记者又前往辽阳西路的一家大型超市探访。在岛城某优秀品牌的牛肉专柜前,工作人员拿起一块39元/斤的牛肉 ,给记者演示说:“你看,这种肉刚排酸,弹性高。口感、营养上乘,常吃也有缓癌功效 。”这是为啥?“过去牛在屠宰以后,体细胞失去血液的氧气供应,但还没死,进行无氧呼吸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乳酸。现在改成24小时冷却排酸,细菌不再滋生了。肉质酸性降低,因此常吃也可缓癌。”
不少产品都打“排酸增碱”牌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几家超市,发现提倡“排酸性”、“增碱性”的产品不在少数。一位超市的负责人介绍,市民们现在都很追求生活质量,尤其是与吃喝相关的更是马虎不得。以超市里的生肉为例,因为排酸肉工艺相对多,所以价格高,怕老百姓不接受。但他们曾在顾客中做过调查,80%以上的顾客都很坚定,“我们要排酸肉”。至于为啥排酸产品会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该负责人认为,之前曝光过很多注水肉。此外电视上也常播放肉是酸性食品,应控制食量,来促进体内酸碱平衡。
记者发现,在超市里还有不少产品有排酸增碱的功能。比如一些蛋白质粉 、维生素片和钙片,在说明中都有提到。记者也咨询了一些来买这些功能产品的市民,大部分是因为自己在外面吃饭多,喝酒应酬多运动少,感觉自己肯定是酸性体质。
酸性体质真容易得病?
卖这些产品的工作人员答复都很模糊,只是说对平衡身体酸碱有益,但始终没有得到酸碱体质致病的真正原因。10月15日下午,记者随后就此问题咨询了市立医院以及青医附院内科方面的专家。记者得知酸碱体质并非导致生病 ,而是人们患病后体质变化的结果,而且很多人说体内太“酸”易得肿瘤是危言耸听。
据介绍,人体各个组织液体的酸碱度不同,一般都用pH 值来衡量。“商家虽然是打着‘酸性体质’的这个概念牌,但要说治病 ,是把因果关系弄乱了。大多数人,体质酸碱程度都在正常范围,这是因为人体本身有自调机制。但是由于一些人吃药不慎,或者是自身病态,才会导致人体机制紊乱,因此酸碱度失衡是个病变的结果。”一位市立医院的内科大夫向记者举例介绍:“比如一位市民过度肥胖,或者是患有糖尿病 ,再或是腹泻得很厉害,这种人的新陈代谢改变了,身体才变‘酸’。因此市民不必太过担心。”
医生说法吃出“酸碱体质”不可能
“其实排酸肉,最主要的是口感好、营养好,功能没他们宣传的那么神奇。”记者将这个观点传递给一些排酸肉的忠实粉丝,他们表示“面对得病危险,宁可相信可以缓癌,多花点钱,买点好肉。”民以食为天,从吃饭这个角度,能不能影响体质的变化?
就此问题,记者随后也咨询了青医附院营养科主任韩磊。她介绍说,近几年来市民追求健康的意识增强,可想通过吃就能改变“酸碱”,并不科学。“举个例子,人们都希望自己体质变得偏‘碱’,可不同体液pH值都不同。胃液很‘酸’,是为了消化;血液偏‘碱’,是为了维持机体正常,就不能说统统都要‘碱’。”
“人体本身有一个强大的缓冲系统,比如你最近老吃肉,酸性强,人体会自动产生一些碱性物质,帮你中和;反之,最近吃葡萄等碱性食品太多,人体也会缓冲。一般来说,人吃的东西往往偏酸。但同时人体的排尿功能,本身就会排出体内多余的‘酸’,从而维持平衡。”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