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我国将把控烟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界参与、有序推进”的控烟机制。
近日,《国内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已“出炉”,首次提出将研究制定国内性公共场所禁烟法律规定,并在三年内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此次“出炉”的《控烟规划》由工信部、卫生部、外交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烟草局8部门联合编制并负责实施。针对公众诟病的烟草产量逐年递增造成的健康负债已远远高于其税收,《规划》明确,未来三年,我国将压缩和减少烟草种植面积和烟草品牌。
未来三年,我国将把控烟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界参与、有序推进”的控烟机制,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教育、卫生等多种手段,减少烟草需求和供应、预防青少年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
我国是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之一,该《公约》2006年初在我国生效,我国承诺去年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目前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在控烟人士看来,此次是国家首次“多层面、全方位、大力度协调”推进控烟工作。
我国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未来三年,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高校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等场所室内全面禁烟。开展“无烟机关”、“无烟企业”、“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室内场所全面禁烟。
“有法即有罚”,我国将加大公共场所禁烟执法力度,实行违规投诉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法规。
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除北京等城市依靠爱卫会和卫生监督机构的控烟力量外,还将鼓励民间组织、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实行违规投诉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监督检查力度。
未来三年,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优秀的烟草。流行监测体系,开展专项调查和研究,在居民健康调查项目中,增加烟草使用情况的调查内容。完善烟草制品生产销售监测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信息识别代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和监控。
同时,禁止烟草企业以支持慈善、公益、环保事业的名义等进行烟草促销;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企业冠名赞助活动以及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奖励手段鼓励购买烟草制品。禁止烟草企业采用任何虚假、误导、欺骗手段或可能对烟草制品特性、健康影响、释放物信息产生错误印象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
此外,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不得出现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吸烟镜头。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昨天在京举办发布会,现场发布的由国内疾控中心、加拿大等国家联手进行的《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国内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控烟政策强度明显不足,公众对烟草危害认知度低,且烟草中部分重金属含量是加拿大的三倍,致癌系数高于国外。对此,《国内烟草控制规划》提出,我国将全 面加强烟草制品所使用烟叶、辅助材料、添加剂等的质量监控,并将向社会公布。
据介绍,在北京、长沙、上海等7地购买的13个品牌的卷烟经检测,这13种品牌都发现了较高水平的重金属。专家表示,接触重金属会有严重的患癌症的风险,高剂量的重金属可能来源于种植烟草的土壤,而非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