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内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研究表明,肾脏内科和妇产科的病人,特别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
10月31日,国内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研究表明,肾脏内科和妇产科的病人,特别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肾脏内科和妇产科平均每周接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人数远高于血液科。
这项研究调查发现,妇产科医师对缺铁性贫血诊疗指南的了解和应用显著低于肾脏内科和血液科医师。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值在不同科室间存在较大差异。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该研究2011年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起,研究人员回顾了2006-2011年间发表的163篇中文学术论文,分析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共24家三级医院提供的91个临床病例,同时对上述五个城市的44位资深临床医师(肾脏科、血液科、妇产科)进行了调研。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加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对减轻国内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妇女儿童以及慢性肾病患者是推进缺铁性贫血防控的关键领域。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