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广告禁令得到网友如此高支持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OTC广告本身的乱象频出,虚假宣传泛滥。
近日,OTC广告禁令得到网友如此高支持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OTC广告本身的乱象频出,虚假宣传泛滥。在国内,“OTC”这一名称来源于2001年底新版《药品管理法》的出台,这一管理办法确定了国内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区分。
至此之后,OTC广告便开始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崭露头角。但是,在数量增多的同时,OTC广告的质量却越来越多的受到质疑:2012年国内食药监局公布了两次《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汇总公告》。4月16日的第一期公告显示:国内各级药监部门共查处违法药品广告33648次;7月20日的第二期公告显示:国内各级药监部门共查处违法药品广告50301次。根据相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布的药品广告严重违法的比例达到了58.2%。
在大众媒体投放广告最多的OTC企业出现的问题最为严重:根据媒体报道,碧生源常润茶的成本每包仅3分钱,而该企业在香港上市之前曾因广告违法累计被查出23次;而以海量广告投放而出名的哈药集团在2005年就曾因各类广告违法被点名十几次;从其2010年广告费用3.66亿元到2011年的广告费用4.14亿元来看,哈药集团的广告费增幅已经超过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实际上,虽然OTC广告违法违规行为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得到处罚的企业却很少:据统计,在收到查出的非法广告中,仅有5%-10%的药企接受的处罚。在研究OTC广告禁令时,有关部门给出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药品广告太多,药监局监管不过来"。管不过来就"一刀切"地禁止,按此逻辑,食品、化妆品、酒类、汽车等其他类别的广告难免也有违法的或不规范的,是不是都该全面禁止呢?因为管不好就禁止,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而因噎废食的背后是懒政思维作怪。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