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早在唐朝,国内的珠宝商就发现,购物者对珠宝的喜爱程度越强,瞳孔就变得越大。珠宝商往往根据购物者瞳孔大小来喊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早在唐朝,国内的珠宝商就发现,购物者对珠宝的喜爱程度越强,瞳孔就变得越大。珠宝商往往根据购物者瞳孔大小来喊价。在现代,瞳孔大小的变化特征一直是眼科和神经科检查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瞳孔的动态变化与某些神经精神病关系密切,能反映出高级神经活动及其生理状态。
近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学家兼媒体专家冯·柯考上课时,会要求学生不时向摆在他身边的一架仪器瞄上一眼,不用多久,他就告诉这位学生:“喂,这套教程对你来说还太难,你回去打好基础再来吧。”
这套仪器其实是一种新研发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定当事者瞳孔的大小,来确定当事者大脑当时的工作负荷水平。怪不得柯考教授可以如此断定一个学生学习某课程时是否“力不从心”。
这台与电脑相联结的仪器,除了会迅速地对当事者的学习能力作出评估,还会因人而异地提出种种合理建议。比如电脑会提醒说:“高级班不合适你,你不妨改上‘中级教程班’吧。”
他们发现,眼部负责拉伸虹膜的肌肉,通过大脑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连接,形成一个“边缘系统”,能直接参与大脑活动。当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在 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以及尝试把学到的东西储存到长期记忆之中时,“边缘系统”会特别活跃,于是控制虹膜的肌肉就会得到扩大瞳孔的指令。如果“边缘系统” 感觉吃力,这块肌肉则会变得无力,瞳孔就会变小。因为瞳孔的这种运动不受意识的控制,因此它是判断一个人承受的工作负荷究竟能有多大的一个可靠指标。
整个试验过程,只须使用简单的一台红外摄像机和几部电脑即可完成。此种发明已被命名为“生物反馈设备”,并在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2000年希腊学者Fotiou等的研究显示,动态瞳孔特性也是一个有用的辅助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指标,并且对痴呆的不同类型有特异性。阿尔茨海默病 的瞳孔对光反射有特异性,甚至在病人接受抗胆碱酶治疗时,这种特异性都可以检测出。国外专家认为,瞳孔振荡的频率可能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指标。 2001年Scinto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瞳孔反应的高敏感性可能由Edinger-Westphal核的异常引起,E-W核是控制瞳孔反应的传出 神经中枢。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无临床症状的老年人会表现出瞳孔反应的异常。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