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要闻 > 脾胃健康充满活力需未病先防

脾胃健康充满活力需未病先防

时间: 2012-10-18 10:1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圆圆

心理养生同样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要学会掌控好情绪,如果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适时的排解,不让它肆意发展,否则我们反而会被这种情绪伤害。

摘要: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共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精微营养物质给其他脏器,相当于人体的“生化工厂”、“后勤部“、“运输部”。脾胃无恙、化源不竭,当所生化的气、血、精、津等生命物质有机的结合时,自然会健康长寿。

  冷空气骤然来袭,冷热交替让人猝不及防。(原)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中医教研室高级讲师(副教授)、萧山快康医院坐诊专家张松屹指出,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脾胃气虚,秋季保健当从预防“脾胃病”入手。

  护养好脾胃,是利于健康长寿之举

  如何护养好脾胃,使脾胃健康充满活力呢?张松屹说,这就需要未病先防!首先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饮食有节:据《黄帝内经》记载:“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而我们所说的饮食有节就是应该有规律的、定时定量的进餐,每日三餐要守时,每餐七分饱便可,在进食时细嚼慢咽,每次用餐用时不少于三十分钟,用餐时应专心建议少交谈,不看电视;早餐必用,午餐吃好(营养丰富些),晚餐吃少、吃早、宜清淡建议少吃夜宵。

  饮食必洁:人人皆知“病从口入”,然而由于饮食不洁而造成的胃肠疾病还是每每发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胃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轻重有关,尤其是活动性胃炎中,胃黏膜的炎症越重,就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数量就越多。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细菌、病毒特别活跃,感染的机会也就相对增加,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膳食平衡:《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补精益气。”故我们的饮食要多样化,粗细兼食,荤素搭配合理,忌食生冷、辛辣,忌饮酒过度,多吃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不吃或减少进食不利消化的食物。

  其次,心理养生同样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要学会掌控好情绪,如果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适时的排解,不让它肆意发展,否则我们反而会被这种情绪伤害,致使身体产生疾病。

  而“七情”的变化对脾胃(病)的影响更为明显,美国一家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对500名肠胃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因情绪不佳,也就是思虑过多得病的人数占了患病总人数的74%。从而也证实了《黄帝内经》所说的“思则伤脾”的理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心态平和、心情愉快、心灵纯净、善良豁达、积极进取,健康长寿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疏肝健脾养胃,是治疗脾胃病的常法

  在四十多年的中医临床中,张松屹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在辨病、辨证和论治的基础上,应用疏肝理气、健脾养胃法,对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理论模式是宏观、整体观,各脏器间存在着有机的生理联系,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肝主疏泄,条达气机,脾胃主运化,升清降浊,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运转之枢;当脾胃患病时,其生理功能受阻或下降,使气机运行不畅,致使胃气不能和降,滞留于中焦,甚或胃气上逆;脾不能升清阳之气,而滞留于中焦,甚或谷气下流,因而会出现诸多病症。诸如:胃脘痛、痞满、嗳气、呕恶、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

  疏肝理气可使气机条达通畅,消除壅结中焦之郁气,枢纽通利,则胃气和降,脾气升发,运化复常;健脾养胃可恢复和加强脾胃运化之功,脾胃健运,诸病皆除,生机勃勃。

相关标签
脾胃
健康
健康新闻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