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 华西医院:时刻准备着 手术室全天开放

华西医院:时刻准备着 手术室全天开放

时间: 2013-04-23 16:52  来源: 健康报   编辑:

地震危重伤员救治要采取“四集中”原则,即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逐步将雅安等重灾区的重伤员转运到成都以华西医院为主的6家大型医院,地震伤员原则上不转到外省

摘要:

  4月22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派出,来自北京、上海两地的16人医疗专家组抵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震危重伤员救治要采取“四集中”原则,即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逐步将雅安等重灾区的重伤员转运到成都以华西医院为主的6家大型医院,地震伤员原则上不转到外省治疗。

  骨科已接收113名伤员

  从灾区转运到华西医院的重伤员,第一站就是急诊科。该院在急诊科门前临时搭起了一个“地震检伤分类区”帐篷。急诊科主任曹钰告诉记者,伤员到达医院后,特别危急的将直接进入抢救区,需要进一步观察的进入分检区,目前大部分伤员主要集中于骨科。

  在骨科病房的护士站里,竖着一块醒目的“地震伤员收治一览表”,上面记录着113名地震伤员的名字、床位、病情和处理等简要情况,骨科还专门设立了地震伤员病房。骨科主任裴福兴说,设立“一览表”主要是来自汶川地震的经验,因为病人逐渐增多,很容易把病情弄混,有了这个“一览表”,医务人员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地震当晚,骨科就接收了来自成都、芦山的84名伤员,开展手术24台,骨复位、骨牵引、石膏固定治疗27例。截至目前,仅对一位伤员采取了截肢手术,无一例伤员死亡。裴福兴说,按照“四集中”原则,4月22日晚上将是一个缓冲期,接下来,华西医院预计将迎来200位~300位转运伤员。“前48小时,我们自己能够顶得过来,再来病人医疗人手就会短缺,国家医疗专家组来得正是时候。”

  老年伤员牵动人心

  4月22日20时37分,华西医院骨科病房,102岁的罗财发老人躺在病床上,“地震凶得很!”这是他见到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在首批转到华西医院的204名伤员中,罗财发年纪最大。

  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方跃告诉记者,骨科病房共收治19名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全部都是地震造成的骨科伤病,有些是股骨骨折,有些是肱骨骨折。今天转来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伤员,手术已经陆续进行,还有一些排在明后天。”

  “对那两位78岁和84岁的老太太一定要仔细关注,她们身体情况比较差,年纪又大,别因为外伤造成其他基础病加重,还要避免出现并发症。” 4月22日 18时1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吴新宝乘坐的航班刚刚落地,他就被接到华西医院骨科病房查房。在查看几位下肢创伤病人之后,吴新宝说:“刚才已经跟值班医生交代了重点关注的病人,还有一位老年伤员的情绪比较激动,给老年人的心理进行疏压也是医生的职责。”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沪儿童医院新院试运行 可用iPad呼叫
沪儿童医院新院试运行 可用iPad呼叫护士

今天起,儿童医院新院开门试运行,一早,已有不少患儿和家长前来就诊。墙上...[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