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胶原蛋白凸显保健品市场乱象

胶原蛋白凸显保健品市场乱象

时间: 2013-05-31 11:45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柳长街

三株口服液”、“红桃K”……一家家保健品企业通过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缔造了保健品市场的“神话”;可不久后,被证明存在虚假宣传,保健效果子虚乌有,“神话最终破灭

摘要:

  “三株口服液”、“红桃K”……一家家保健品企业通过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缔造了保健品市场的“神话”;可不久后,这些企业被证明存在虚假宣传,保健效果子虚乌有,“神话”最终破灭。

\
胶原蛋白到底有没有用
营养师:与**没差别

  近期的胶原蛋白事件,让专家、厂家各执一词,消费者一时无法适从。不少追求“美容”、“缓衰老”功效而服用过胶原蛋白的消费者,纷纷表达对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安全性的担忧。一度快速发展的胶原蛋白保健品市场“神话”,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乱象背后,是企业竞相争夺的巨大市场利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品市场近几年非常火爆。有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600亿元,而且有可能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巨型蛋糕面前,企业都想分一杯羹。再加上保健品产品多、发展快,保健效果判断标准不一,市场监管难度大。这样一来,给不法企业留下了违法生产、随意贴标的可乘之机,有的企业打起“钻政策空子”的歪主意。

  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消费者要正确看待保健品的功效,树立科学的养生观。面对花样繁多的各种保健品,更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不要追风攀比,轻信一面之词。有了理性的消费者,保健品市场的各种“李鬼”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再生的土壤,保健品行业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良好行业环境是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少数企业不守规矩的短视行为,在某一时期能够从市场渔利,创造“神话”,但长远来看,不仅有可能影响合法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而且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让保健品市场失去长远发展的动力。对于调整期的保健品行业来说,整治乱象成了发展的必经之路。

  治疗保健品市场乱象,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补足监管短板。可以考虑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库,实现企业生产情况、诚信情况可查询;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了“随时监管”、“严厉处罚”两道约束,企业侥幸心理就会减少。

  胶原蛋白到底有没有用

  营养师:与**没差别

  对于厂家所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辩解,“烧伤超人阿宝”5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因利益驱使导致一些厂家甚至包括业内人士对常识视而不见。“胶原蛋白的提纯和水解是需要工艺的,工艺需要技术支持。所以不管是跟中科院合作,还是跟什么大学合作,这种合作都是生产工艺上的合作,并不能证明其宣称的疗效。”他说,“胶原蛋白只要不偷偷加激素,一般吃不出毛病来。但疗效则需要严谨的临床研究。”

  “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知道,蛋白质经过口服进入肠道内,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多肽,不可能吃了胶原蛋白产生的氨基酸就会定向地去补充胶原。所有的蛋白质最后都会分解成氨基酸,不管是从胶原蛋白里来的,还是从**里来的,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换言之,吃的是胶原蛋白,但吸收的并不是胶原蛋白,而是氨基酸,不会起到胶原蛋白的作用。

  营养医师王兴国撰文表示,吃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增加体内胶原蛋白合成,“也没有证据证明其营养作用超过**、大豆等普通食物中的蛋白质。”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政协委员吁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时至今日,中医药不仅仍然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独特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