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药监总局)通过国内医药包装协会召集国内碳酸氢钠注射液主要生产厂商,开了紧急“闭门”专题会议。
5月3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药监总局)通过国内医药包装协会召集国内碳酸氢钠注射液主要生产厂商,开了紧急“闭门”专题会议。
会议要求,目前市场上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钠钙玻璃瓶包装停止使用;同时要求生产厂商召回产品;如果不召回,一旦出问题生产厂商将负全部责任。
如此一来,让刚于5月2日发布了澄清公告的科伦药业(002422.SZ)处境尴尬,钠钙玻璃瓶优于中性硼硅玻璃瓶的论调则不攻自破。蹊跷的是,尽管监管层已有定论,但科伦药业至今仍未对此予以公告。
5月8日,记者致电科伦药业证券部,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问题产品遭紧急叫停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述会议,国内生产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主要生产企业基本到会,约30家。
一位碳酸氢钠注射液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有碳酸氢钠注射液生产批文的有两百多家,实际生产也就30-40家左右。”记者从药监总局网站查询获悉,有该产品生产批文实际家数已达216家。
让市场关注的是,科伦药业被指存在问题产品后,药监总局为何紧急召集碳酸氢钠注射液主要生产企业?前述知情人士对此表示,“这个会议要求钠钙玻璃瓶不能再用于碳酸氢钠注射液生产(包装)。”
据悉,碳酸氢钠注射液外包装有玻璃瓶、软袋,其中玻璃瓶包括钠钙玻璃瓶、低硼硅玻璃瓶、中性硼硅玻璃瓶。
前述业内人士称,“钠钙玻璃瓶成本低,在国家招标时有优势,目前国内碳酸氢钠注射液包装基本用这种瓶,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被碳酸氢钠注射液腐蚀,所谓的玻璃屑就会慢慢形成,6个月后肉眼也可看到,存在安全隐患。”
科伦药业叫板药监局
有意思的是,就在药监总局叫停的前一天,科伦药业刚刚发布了一份澄清公告。
科伦药业公告称,“公司按照《通知》的建议选择121℃颗粒法耐水性为1级及内表面耐水性为HC1级的药用玻璃(即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与钠钙玻璃输液瓶开展了一系列包装相容性对比研究。”
但该相容性研究得出了结果:“使用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包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三个月时其相容性就已经不符合要求;而采用钠钙玻璃输液瓶包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考察期内质量稳定,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但是,药监总局前述会议不仅叫停钠钙玻璃瓶用于碳酸氢钠注射液包装,而且提倡用中性硼硅玻璃瓶对钠钙玻璃瓶进行替代,这与科伦药业前述相容性研究结果完全相反。
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在会上,四川科伦的观点遭到了一家中性硼硅玻璃瓶生产厂商的反对,该厂商详细地介绍了中性硼硅玻璃瓶发展历程、优质特征以及国内与国外这一块应用的差距等方面内容。”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