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聚居区被抽查的育龄妇女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3.83%,在疫情严重乡镇,该人群感染率高达6.35%,呈现高流行态势,而且疫情已覆盖各个年龄段。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四川省昭觉县妇幼保健院最近报告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凉山彝族聚居区被抽查的育龄妇女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 3.83%,在疫情严重乡镇,该人群感染率高达6.35%,呈现高流行态势,而且疫情已覆盖各个年龄段。这提示,当前该地区已进入艾滋病广泛流行期。
2011年10月~11月,研究人员在昭觉县艾滋病高流行区(人群感染率≥2%)和低流行区各抽取一个乡镇为现场,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两个乡镇13个行政村1826名15岁~49岁育龄妇女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所调查人数占当地育龄妇女总数的 75.26%,调查对象全部为彝族,农民占97.65%,已婚/同居者占96.88%,文盲占93.70%。结果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0 人,其中23人为新检出感染,47人为既往已发现感染,包括6名艾滋病患者。调查对象中,未婚者27人,未检出感染;已婚/同居者1769人,检出感染者 52人,感染率达2.94%;分居/寡居者30人,检出感染者18人,感染率达60%。
70位感染者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各年龄组都有感染者分布,其中35岁~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但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者文化程度以文盲为主;感染途径中,注射传播比例为 40%(28/70),性传播比例为35.71%(25/70),同时具有注射**和性接触史传播途径的比例达18.57%(13/70)。新检出感染者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调查人员提示,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凉山彝族聚居区育龄妇女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且发现晚、新发感染严重。由于凉山州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很多女性因尚未认识到艾滋病危害,或因艾滋病病毒感染未被及时发现,而成为新传染源。我国艾滋病防控应高度关注艾滋病高流行区育龄妇女的感染,从根本上减少新的传染源。
求医小科普: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