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保报销比例提高,覆盖面扩大,患者负担减轻之后,很多患者倾向于医生开药越多越好。很多人觉得,即使药多了吃不了,往家里的小药箱里存着也是好的。
“把开(可疑)处方的医生名字露出来,不要遮住,就是要曝光他!”
朝阳医院院长助理童朝晖这句话,是在12月10日的处方点评会上,当着各科室主任说的。会议室的投影仪,正在幕布上映出一张被挑出来的可疑处方。
“他开的药实在是太多了。”在征求参加点评会的各科室主任意见之后,大家都同意对这名医生进行处罚。
随后,对抽查出来的另外5张处方,点评专家组也都达成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童朝晖介绍,朝阳医院刚开始医药分开的时候,处方点评会主要对大处方进行重点检查,对单张处方金额较低的做抽查。现在处方合格率显著提升,开始转向对一贯处方比较多、药占比比较高的科室和医生个人,以及使用比较集中的重点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和抽查。
“刚刚医药分开的时候,因为大家不太习惯,改起来也难,那个时候抽查出来的不合理处方最高达到14%”。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经过一个月的点评和管理之后,后两个月不合理处方的比例维持在百分之一点几,不超过2%。不合理用药的行为被控制下来了,与之对应的行医模式和行为也随之在转变。”
那么,为什么还有不到2%的不合理处方会顽固存在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勇介绍,以药养医,药品加成政策实行20多年了,很多医生毕业以后都是在以药补医的体制和机制下学习做医生的。多年以来,大家已经养成了大处方的习惯。政策调整以后,要立刻合理用药,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有时候,更大的阻力来自患者。
在医保报销比例提高,覆盖面扩大,患者负担减轻之后,很多患者倾向于医生开药越多越好。很多人觉得,即使药多了吃不了,往家里的小药箱里存着也是好的。
为缓解来自患者的阻力,朝阳医院专门设立咨询窗口,希望通过临床药师的窗口服务,来指导患者如何用药。陈勇说,“我们也希望有关媒体能配合医改,加大宣传关于合理用药的好处,乱用药的坏处。”
家住南城的王玉静老人,来趟朝阳医院得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对年逾六旬的她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她说,“我每个月要吃两三百块钱的药,来这儿开药能节省30多块钱。”
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试点三个月以来,医保患者次均药品费用205.5元,跟今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71.9元,下降25.9%。和去年同 期相比,下降了69块钱,降幅达25.1%。医保患者门诊次均费用359.3元,跟上半年相比下降了34.6元,下降8.8%,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30.3元钱,下降7.8%。患者门诊次均自付费用104.8元,跟上半年相比下降80.3元,下降43.4%,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3元,下降 16.9%。住院患者出院例均费用,跟上半年相比下降2383.04元,降低13.37%,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06.2元,下降6.12%。住院患 者出院例均自付费用,跟上半年相比下降428.4元,下降9.01%,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1.9元,下降8.06%。
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的负担都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减轻了,医保基金支出增加了吗?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医药分开以后,医保基金要承担门诊患者每人每例40元的医事服务费,医保支出会不会骤增?
“通过我们的试点来看,医保支出并没有明显的增加。”陈勇表示,从朝阳医院的数据来看。这3个月平均算下来,跟去年同期比,每人次医保报销金额减少了9块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医保患者每人次药费下降了70块钱左右,按70%的医保报销比例来算,医保对于每人次药费的报销减少将近50块钱,每人次增加的医事服务费是40块钱,一加一减以后,医保少支出9块钱的结果是合理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