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冰桶挑战”的风潮席卷全球,使得“渐冻人症”这种罕见疾病进入公众视野,一年过去了,当初的捐款大约是600多万。
一年之前,“冰桶挑战”的风潮席卷全球,使得“渐冻人症”这种罕见疾病进入公众视野,一年过去了,当初的捐款大约是600多万。
募集的捐款只有600多万!看到这组数据,相信很多人都和笔者有同样的一个疑问: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募集的资金为何这么少?一年前,当“冰桶挑战”这个带有游戏性质的慈善活动进入国内后,迅速引发了舆论关注,大小明星、商界精英、各领域的公众人物,甚至包括许多单位,都纷纷组织和参与“挑战”,一时应者如云,热闹非凡。从常理来说,有这么多人的参与,募得的资金应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要知道,现实中很多个体性质的求助,一旦产生舆论效应,往往都能获得几百万的捐款。
当然不是不相信相关组织公布的数据。既然能够公布项目中期报告,事实上已经说明每一笔捐款和支出都是有据可查的,其公信力也能够得到证明。放眼国内的民间慈善组织,能够做到账目清晰已经非常不容易。那么原因在哪?一种是雷声大雨点小,看上去参与者众,实际上真正参与捐款的人却非常少,很多人可能只是图个热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做慈善,正所谓,玩得太开心,而忘了为何而玩。一种是压根就没想着慈善这回事,甚至不知道“渐冻人”这个概念,而只是跟风炒作一下自己,在热点话题上露个脸,找点存在感而已。换言之,“冰桶挑战”只是一个秀,秀的是优秀度而非慈善本身。
更重要的是,“冰桶挑战”之后,谁还会关注“渐冻人”?“冰桶挑战”虽然以救助“渐冻人症”这种罕见病为初衷,但它毕竟套着一个游戏的外衣,如果公众过多关注其形式,而忽视了其实质性的内容,那么随着关注度和话题热度的退去,舆论边际效应递减,“渐冻人”这个群体也必然会回到之前无人问津的境地。“冰桶挑战”所募得的资金有限,也说明后劲乏力,公众的慈善热情在消除。
一年后再来回望曾经全民参与、热火朝天的“冰桶挑战”,我大致可以视之为慈善现状的一个缩影,那就是我们的慈善事业和慈善意识,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一种看热闹和赶潮流的层次,因为缺乏持久的关注度,而导致我们的慈善效率大打折扣。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去真正解决问题,而不仅仅利用舆论来渲染“温情故事”,才是对“渐冻人”群体最有价值的帮助。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