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心律失常联盟主席郭继鸿说,房颤的高发、高死亡、高卒中和高致残等损害健康与生命的特征,注定是不良的心律失常,这与心脏节律周的主题“远离猝死,从‘心’做起”相吻合。
国内房颤联盟和国内心律失常联盟6日在北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内房颤日”活动。
世界心脏联盟理事、国内老年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指出,随着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健康问题尤其是房颤的负担将越来越重。目前国内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都归因于房颤。但目前的问题是,房颤患者、公众和很多医生对房颤的危害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国内心律失常联盟主席郭继鸿说,房颤的高发、高死亡、高卒中和高致残等损害健康与生命的特征,注定是不良的心律失常,这与心脏节律周的主题“远离猝死,从‘心’做起”相吻合。心律失常联盟举办国内房颤日活动,就是旨在唤起医生和公众对房颤严重性的认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房颤诱发的脑卒中是可预防、可干预的。国际上最新理念已把降低死亡率、住院率和脑卒中率作为房颤的治疗目标。”他还指出,抗凝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是降低房颤患者死亡率的直接措施,因而抗凝治疗成为首要治疗策略。但国内房颤的知晓率和抗凝治疗率还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呼吁,不仅是广大医务人员能规范诊治房颤,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卒中,公众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并积极预防房颤和房颤引起的严重后果,减轻房颤危害,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建议,对于有房颤危险因素的人一定要预防房颤。她说,对房颤的预防和治疗,防治结合仍为最有效的方式,“在上游预防有房颤危险因素的人,比如有高血压和肥胖者,要控制高血压,注意减轻体重,预防房颤;已发生房颤的人,就要治病,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抗凝,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
演员臧金生等呼吁医生、患者和广大公众共同关注并提高房颤卒中的预防意识,减轻房颤卒中的危害。
活动宣读了《房颤防治百字宣言》,胡大一、郭继鸿等优秀心血管病专家参加了随后进行的专家义诊活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