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社区转诊逐渐成上海居民就医共识

社区转诊逐渐成上海居民就医共识

时间: 2013-04-02 15:0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在上海最早探索家庭医生制度的长宁区,“与其到大医院挤破头,还不如找社区转诊来得快!”成为不少居民的共识。

摘要:

  在上海的江苏路社区,一位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半年前右下肢开始肿胀,且症状日渐严重,多处求医未果。后来,在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的帮助下,这位居民被迅速转诊至此间知名三甲医院,并很快确诊为静脉栓塞形成。医生们及时的手术和治疗,为其保全了右腿。在上海最早探索家庭医生制度的长宁区,“与其到大医院挤破头,还不如找社区转诊来得快!”成为不少居民的共识。

  今年起,上海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卫生部门期望民众在家庭医生处享受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初步实现首诊在社区、有序转诊与卫以及生经费的有效管理的目标。根据最新发布的相关文件,年内,上海7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到2020年,上海每个家庭都将有一名签约家庭医生。

  据悉,“家庭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是指经过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训练的医生。他们可以提供综合的健康问题解决建议,并具备常见健康问题独立处理能力。如今,“家庭医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重视。与居民建立稳定服务关系的家庭医生,不仅守护民众健康,也实行严格的首诊制度,帮助其合理使用卫生经费,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

  在上海,大多数人一旦生病,会毫不犹豫地到三甲医院就诊。对此,上海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大医院日门诊量过万毫不稀奇,在医护人员的疲于应对中,三甲医院攻坚克难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他说,一些小病、初期病患者完全可以到社区卫生中心接受治疗。

  2011年 4月起,上海在长宁、闵行等10个区率先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试点,1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构建家庭医生制度,签约居民人数达374万。上海市卫生局此番指出,与家庭医生签约的民众可通过绿色转诊通道优先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将帮助预约会诊专家,提供医学背景资料,提高会诊效果。

  求医小科普:双向转诊制度

  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的过程。它有纵向转诊、横向转诊两种形式。纵向转诊,即下级医疗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病人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病人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反之,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后相对稳定的病人,亦可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横向转诊,即综合医院可将病人转至同级专科医院治疗,专科医院亦可将出现其他症状的病人转至同级综合医院处置。同样,不同的专科医院之间也可进行上述转诊活动。

  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全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组成结构适宜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对不同的卫生机构的功能进行定位,分工分级医疗。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划分为医院(包括一、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职工医院、防治所、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院等。其功能和任务分别是:一级机构承担社区预防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二级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的诊治及教学科研任务;三级机构承担省内及跨省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任务,同时还承担高等学校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三、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程序,制定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诊治范围、诊疗程序、诊治标准,如抢救成功标准、急性病出院标准等。

  双向转诊制度是今后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它可以有效地引导病人合理流动,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仍要做许多工作,关键是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双向转诊制度必须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配套,在政策上要鼓励、引导病人按照规定合理就诊。经济上对不同级别医院拉开收费标准;技术上规定病种分级诊断、治疗和转诊标准,指导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行为,以保证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相关标签
社区
转诊
逐渐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